冉冉
詞語解釋
冉冉[ rǎn rǎn ]
⒈ ?漸進(jìn)地。
例盈盈公府步,冉冉府中趨。——古樂府《陌上?!?/span>
英gradually;
⒉ ? 慢慢地。
例冉冉上升。
英slowly;
⒊ ?柔軟下垂的樣子。
例柔條紛冉冉,落葉何翩翩?!苤病睹琅?/span>
英tenderly and droopingly;
引證解釋
⒈ ?漸進(jìn)貌。形容時光漸漸流逝。
引《文選·屈原<離騷>》:“老冉冉其將至兮,恐脩名之不立。”
呂向 注:“冉冉,漸漸也。”
三國 魏 吳質(zhì) 《答魏太子箋》:“日月冉冉,歲不我與?!?br />宋 張孝祥 《憶秦娥》詞:“年華冉冉驚離索,驚離索,倩春留住,莫教搖落?!?br />明 何景明 《短歌行》:“冉冉秋序,肅肅霜露,蓄我旨酒,召我親故。”
⒉ ?漸進(jìn)貌。形容事物慢慢變化或移動。
引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欒巴》:“﹝ 巴 ﹞即平坐卻入壁中去,冉冉如云氣之狀,須臾失 巴 所在。”
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十三:“有大蛇冉冉而至,草木皆披靡。”
郁達(dá)夫 《病后訪擔(dān)風(fēng)先生有贈》詩:“冉冉浮云日影黃, 維摩 病后氣凋喪?!?/span>
⒊ ?柔弱下垂貌。
引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柔條紛冉冉,葉落何翩翩?!?br />宋 梅堯臣 《和永叔晉祠》:“晉 人須識 漢 史美,冉冉青髯似緑蒲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“定睛看時,只見烈日炎炎,芭蕉冉冉。”
⒋ ?形容柔媚美好。
引漢 蔡邕 《青衣賦》:“嘆茲窈窕,生于卑微……脩長冉冉,碩人其頎。”
清 冒襄 《影梅庵憶語》卷二:“其人淡而韻,盈盈冉冉。”
⒌ ?迷離貌。
引宋 范成大 《秋日雜興》詩之二:“西山在何許?冉冉紫翠間?!?br />謝無量 《西湖旅興寄懷伯兄五十韻》:“籮村深冉冉,桃澗碧娟娟。”
⒍ ?纏綿貌。
引唐 劉長卿 《送孔巢父赴河南軍》詩:“邊心冉冉鄉(xiāng)人絶,寒色青青戰(zhàn)馬多。”
宋 張孝祥 《虞美人·別立之》詞:“重湖風(fēng)月,九秋天氣,冉冉清愁如織?!?br />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鄉(xiāng)正》:“通判 陳公鋼 愷悌宜民,死無餘藏,而故民懷思冉冉。”
⒎ ?匆忙貌。
引南朝 梁 何遜 《聊作百一體》:“生途稍冉冉,逝水日滔滔。”
宋 王安石 《江南》詩:“冉冉欲何補,紛紛為此勞?!?br />宋 葉適 《吳參議挽歌詞》:“冉冉試百巧,棲棲終一丘?!?/span>
⒏ ?光亮閃動貌。
引唐 元稹 《會真詩三十韻》:“華光猶冉冉,旭日漸曈曈。”
唐 溫庭筠 《偶題》詩:“畫明金冉冉,箏語玉纖纖?!?br />宋 黃機 《喜遷鶯》詞:“冉冉波光,輝輝煙影,空翠溼霑襟袖。”
國語辭典
冉冉[ rǎn rǎn ]
⒈ ?緩慢行進(jìn)的樣子。
引《楚辭·屈原·離騷》:「老冉冉其將至兮,恐修名之不立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卷四·灌園叟晚逢仙女》:「忽見月影下,一青衣冉冉而來。」
⒉ ?柔弱下垂的樣子。
引《文選·古詩十九首·冉冉孤生竹》:「冉冉孤生竹,結(jié)根泰山阿?!?br />《文選·曹植·美女篇》:「柔條紛冉冉,葉落何翩翩?!?/span>
⒊ ?濃密迷漫的樣子。
引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·第二本·第一折》:「耳邊廂金鼓連天振,征云冉冉,土雨紛紛?!?br />明·王夫之〈玉樓春·娟娟片月涵秋影〉詞:「綠云冉冉粉初勻,玉露泠泠香自省?!?/span>
英語gradually, slowly, softly drooping (branches, hair)?
德語allm?hlich
法語lentement
冉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冉 | rǎn | 冂 | 5畫 | 基本字義 冉 rǎn(ㄖㄢˇ) ⒈ ?龜甲的邊。 ⒉ ?〔冉冉〕a.毛、枝條等柔軟下垂;如“柳枝冉冉”;b.慢慢地,如“月亮冉冉升起”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冄 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ender; weak; proceed gradually |
冉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冉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