橈旃
- 拼音ráo zhān
- 注音ㄖㄠˊ ㄓㄢ
- 繁體橈旃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橈旃[ ráo zhān ]
⒈ ?輕柔飄蕩的旗幟。
引證解釋
⒈ ?輕柔飄蕩的旗幟。
引《文選·司馬相如<子虛賦>》:“靡魚須之橈旃,曳明月之珠旗?!?br />張銑 注:“橈,弱也?!?/span>
橈旃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旃 | zhān | 方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旃 zhān(ㄓㄢ) ⒈ ?古代一種赤色曲柄的旗。 ⒉ ?同“氈”。 ⒊ ?文言助詞,相當(dāng)于“之”或“之焉”:“天其殃之也,其將聚而殲旃”。 異體字 ? 旜 襢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silk banner with bent pole |
橈 | ráo náo | 木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橈(橈) ráo(ㄖㄠˊ) ⒈ ?〔橈骨〕前臂靠大指一側(cè)的骨頭。 ⒉ ?槳,楫。 其他字義 橈(橈) náo(ㄋㄠˊ) ⒈ ?古同“撓”,削弱。 ⒉ ?古同“撓”,打擾。 異體字 橈 漢英互譯 oar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堯聲 English bent or twisted piece of wood |
橈旃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橈旃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