阮咸
- 拼音ruǎn xián
- 注音ㄖㄨㄢˇ ㄒ一ㄢ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阮咸[ ruǎn xián ]
⒈ ?晉名士。阮籍從子,與籍齊名,時稱“大小阮”。見《晉書·阮咸傳》后以“阮咸”為“侄子”的代稱。
⒉ ?古樂器名。簡稱“阮”。撥弦樂器。古琵琶的一種。形狀略像月琴,柄長而直,四弦有柱。相傳晉阮咸創(chuàng)制并善彈此樂器,因而得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晉 名士。 阮籍 從子,與 籍 齊名,時稱“大小 阮”。見《晉書·阮咸傳》后以“阮咸”為“侄子”的代稱。
引唐 李端 《寄上舍人叔》詩:“阮咸 雖別巷,遙識此時心?!?/span>
⒉ ?古樂器名。簡稱“阮”。撥弦樂器。古琵琶的一種。形狀略像月琴,柄長而直,四弦有柱。相傳 晉 阮咸 創(chuàng)制并善彈此樂器,因而得名。 唐 劉餗 《隋唐嘉話》卷下:“元行沖 賓客為太常少卿,有人於古墓中得銅物,似琵琶而身正圓,莫有識者。
引元 視之曰:‘此 阮咸 所造樂具?!肆罱橙烁囊阅?,為聲甚清雅,今呼為‘阮咸’是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阮咸[ ruǎn xián ]
⒈ ?人名。字仲容,生卒年不詳,三國時魏國陳留尉氏(今河南開封東南)?人,阮籍之姪。性任達不拘,長于音律。唐代流行的琴曲「三峽流泉」相傳為他的作品。擅長彈奏直項琵琶。為竹林七賢之一。
⒉ ?樂器名。一種彈撥樂器。圓形音箱,直柄,十二品位,四弦。古稱秦琵琶或月琴。晉人阮咸善于彈奏此種樂器,故稱為「阮咸」。唐代武則天時發(fā)展為十三品位。亦稱為 「大阮」。
英語ancient Chinese stringed instrument
阮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咸 | xián | 口 | 9畫 | 基本字義 咸(鹹) xián(ㄒ一ㄢˊ) ⒈ ?全,都:咸受其益。 ⒉ ?像鹽的味道,含鹽分多的,與“淡”相對:咸味。咸鹽。咸水湖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鹹 漢英互譯 all、salted、salty 相關字詞 淡 造字法 會意:從戌、從口 English together; all, completely; united |
阮 | ruǎn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阮 ruǎn(ㄖㄨㄢˇ) ⒈ ?〔阮咸〕一種弦樂器,柄長而直,略象月琴,四根民弦,現(xiàn)亦有三根弦的。傳說因中國晉代人阮咸善彈此樂器而得名。簡稱“阮”。 ⒉ ?〔大小阮〕中國晉代阮籍和他的侄兒阮咸并有盛名,同為“竹林七賢”,世稱“大小阮”。后“小阮”用作侄的代稱,如“賢阮”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: surname |
阮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阮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