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行
- 拼音rú xíng
- 注音ㄖㄨˊ ㄒ一ㄥ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儒行[ rú xíng ]
⒈ ?儒家的道德規(guī)范或行為準(zhǔn)則。
⒉ ?指合乎儒教的言行。
⒊ ?謂斯文地慢步行走。
引證解釋
⒈ ?儒家的道德規(guī)范或行為準(zhǔn)則。
引《禮記·儒行》:“哀公 曰:‘敢問儒行?’”
南朝 梁 劉峻 《辨命論》:“瓛 則 關(guān)西 孔子,通涉六經(jīng),循循善誘,服膺儒行。”
魯迅 《墳·寡婦主義》:“這種言動,自然也許是合于‘儒行’的罷?!?/span>
⒉ ?指合乎儒教的言行。
引唐 劉長卿 《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》詩:“賈生 年最少,儒行 漢 庭聞?!?/span>
⒊ ?謂斯文地慢步行走。
引漢 班固 《奕旨》:“逡巡儒行,保角依旁。”
儒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儒 | rú | 亻 | 16畫 | 基本字義 儒 rú(ㄖㄨˊ) ⒈ ?指讀書人: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識多聞的大學(xué)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舊指學(xué)術(shù)界)。儒雅(讀書人所具有的溫文爾雅的風(fēng)貌)。 ⒉ ?中國春秋戰(zhàn)國時代以孔子、孟子為代表的一個學(xué)派: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儒士。儒術(shù)。儒學(xué)。 ⒊ ?古同“懦”,懦弱。 異體字 ? 偄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需聲 English Confucian scholar |
行 | háng xíng | 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行 háng(ㄏㄤˊ) ⒈ ?行列:字里行間。羅列成行。 ⒉ ?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:我行二,你行幾? ⒊ ?步行的陣列。 ⒋ ?量詞。用于成行的東西:淚下兩行。 ⒌ ?某些營業(yè)所:銀行?;ㄐ?。商行。 ⒍ ?行業(yè):同行。各行各業(yè)。 ⒎ ?用長的針腳成行地連綴:行棉襖。行幾針。 其他字義 行 xíng(ㄒ一ㄥˊ) ⒈ ?走:行走。步行。旅行。行蹤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行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行遠(yuǎn)自邇。 ⒉ ?出外時用的:行裝。行篋。行李。 |
儒行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儒行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