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上曲
- 拼音sāi shàng qǔ
- 注音ㄙㄞ ㄕㄤˋ ㄑ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塞上曲[ sāi shàng qǔ ]
⒈ ?新樂府辭。由漢橫吹曲辭演化而來。見《樂府詩集·橫吹曲辭·出塞》。琵琶套曲。
引證解釋
⒈ ?新樂府辭。由 漢 橫吹曲辭演化而來。見《樂府詩集·橫吹曲辭·出塞》。
⒉ ?琵琶套曲。 清 末 李芳園 根據(jù) 華秋蘋 《琵琶譜》中的五首小曲《思春》、《昭君怨》、《泣顏回》、《傍妝臺》、《訴怨》,加以發(fā)展組合而成。標(biāo)題改為《宮苑思春》、《昭君怨》、《湘妃滴淚》、《妝臺秋思》、《思漢》,總名之為《塞上曲》,并托稱 王昭君 所作。見《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》。
國語辭典
塞上曲[ sài shàng qǔ ]
⒈ ?一種古代的軍歌。主要描寫士兵在邊疆行軍作戰(zhàn)和扎營的情形,或思鄉(xiāng)之情。
⒉ ?樂曲名。由〈思春〉、〈昭君怨〉、〈泣顏回〉、〈傍妝臺〉、〈訴怨〉五首小曲組成的琵琶曲。最早見于 華蘋編的琵琶譜,為浙江陳牧夫傳譜。曲調(diào)婉轉(zhuǎn)細(xì)膩,以左手推、拉、揉、吟等技法,來描繪痛苦和哀怨的情緒。
塞上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上 | shàng shǎng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上 shàng(ㄕㄤˋ) ⒈ ?位置在高處的,與“下”相對:樓上。上邊。 ⒉ ?次序或時(shí)間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 ⒊ ?等級和質(zhì)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(xué)藝術(shù)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⒋ ?由低處到高處:上山。上車。上升。 ⒌ ?去,到:上街。 ⒍ ?向前進(jìn):沖上去。 ⒎ ?增加:上水。 ⒏ ?安裝,連綴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 ⒐ ?涂:上藥。 ⒑ ?按規(guī)定時(shí)間進(jìn)行或參加某種活動(dòng):上課。上班。 ⒒ ?擰緊發(fā)條 |
塞 | sāi sài sè | 土 | 13畫 | 基本字義 塞 sāi(ㄙㄞ) ⒈ ?堵,填滿空隙:堵塞漏洞。塞尺。塞規(guī)。 ⒉ ?堵住器物口的東西:活塞。塞子。 其他字義 塞 sài(ㄙㄞˋ) ⒈ ?邊界上險(xiǎn)要地方:要塞。關(guān)塞。塞外。邊塞。塞翁失馬。 其他字義 塞 sè(ㄙㄜˋ) ⒈ ?義同(一),用于若干書面語詞:閉塞。阻塞。搪塞。塞責(zé)。頓開茅塞。 異體字 ? ? 揌 簺 賽 漢英互譯 a plac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、fill in、stopper、stuff、tuck 造字法 會意兼形聲:從土、寒省聲 English stop up, block, seal, cork; pass |
曲 | qū qǔ | 曰 | 6畫 | 基本字義 曲(麯、麴) qū(ㄑㄨ) ⒈ ?彎轉(zhuǎn),與“直”相對:彎曲。曲折( zhé )。曲筆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(shí)、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;②寫文章時(shí)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盡其妙。 ⒉ ?不公正,不合理:曲說。曲解( jiě )。委曲求全。 ⒊ ?彎曲的地方:河曲。 ⒋ ?偏僻的地方:鄉(xiāng)曲。 ⒌ ?釀酒或制醬時(shí)引起發(fā)醇的東西:酒曲。曲霉。 ⒍ ?姓。 其他字義 曲 qǔ(ㄑㄨˇ) ⒈ ?能唱的文詞,一種藝術(shù)形式:曲藝。曲話。 ⒉ |
塞上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塞上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