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白草
- 拼音sān bái cǎo
- 注音ㄙㄢ ㄅㄞˊ ㄘㄠ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白草[ sān bái cǎo ]
⒈ ?植物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植物名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草篇》:“三白草,此草初生不白,入夏葉端方白,農(nóng)人候之蒔田,三葉白,草畢秀矣。其葉似薯蕷?!?br />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五·三白草》:“三白草,生田澤畔,三月生苗,高二三尺。莖如蓼,葉如章陸及青葙。四月其顛三葉,面上三次變作白色,餘葉仍青不變。俗云:一葉白,食小麥;二葉白,食梅杏;三葉白,食黍子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白草[ sān bái cǎo ]
⒈ ?植物名。三白草科三白草屬,多年生草本。生于水邊,莖高二尺余,葉橢圓形,互生。夏日在葉腋開淡黃色穗狀花,其葉梢別出二、三葉,表面呈白色??杉鍦窗_瘡,莖葉及根煎服能清熱毒。
三白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草 | cǎo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草 cǎo(ㄘㄠˇ) ⒈ ?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、莊稼、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(tǒng)稱;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,包括莊稼和蔬菜:青草。野草。茅草。水草?;ú?。草鞋。草堂(茅草蓋的堂屋,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,有自謙卑陋的意思)。草原。草坪。草行露宿。草菅人命。 ⒉ ?特指用作燃料、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:草料。柴草。稻草。 ⒊ ?粗糙,不細致:草率( shuài )。草鄙(粗野樸陋)。草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⒋ |
白 | bái | 白 | 5畫 | 基本字義 白 bái(ㄅㄞˊ) ⒈ ?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:白色。白米。 ⒉ ?明亮:白晝。白日做夢。 ⒊ ?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 ⒋ ?純潔:一生清白。白璧無瑕。 ⒌ ?空的,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 ⒍ ?沒有成就的,沒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說。 ⒎ ?沒有付出代價的:白吃白喝。 ⒏ ?陳述:自白。道白(亦稱“說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 ⒐ ?與文言相對:白話文。 ⒑ ?告語:告白(對公眾的通知)。 ⒒ ?喪事:紅白喜事(婚事和喪事)。 |
三白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白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