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寶
- 拼音sān bǎo
- 注音ㄙㄢ ㄅㄠˇ
- 繁體三寶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寶[ sān bǎo ]
⒈ ?三種寶貴之物。
⒉ ?(梵Triratna)佛教語。指佛、法、僧。《釋氏要覽·三寶》:“三寶,謂佛、法、僧?!比龂鴧强瞪畷栋舶闶匾饨?jīng)序》:“佛教三寶,眾冥皆明?!焙笠灾阜鸾獭?/p>
引證解釋
⒈ ?三種寶貴之物。此分別以馬、犬、玉或劍、珠、玉為物之三寶。
引《老子》:“我有三寶,持而寶之,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為天下先?!?br />此以慈、儉、不居先為德行的三寶。 《六韜·六守》:“太公 曰:‘大農(nóng)、大工、大商謂之三寶?!?br />此以農(nóng)、工、商為國之三寶。 《史記·趙世家》:“代 馬 胡 犬不東下, 昆山 之玉不出,此三寶者亦非王有已?!?br />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一》:“夫劍產(chǎn)於 越,珠產(chǎn) 江 漢,玉產(chǎn) 昆山,此三寶者,皆無足而至?!?/span>
⒉ ?(梵Triratna)佛教語。指佛、法、僧。
引《釋氏要覽·三寶》:“三寶,謂佛、法、僧?!?br />三國 吳 康僧會 《安般守意經(jīng)序》:“佛教三寶,眾冥皆明?!?br />后以指佛教。 《南史·梁昭明太子統(tǒng)傳》:“太子亦素信三寶,徧覽眾經(jīng)。”
宋 蘇軾 《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》:“皆性仁行廉,崇信三寶?!?br />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九:“今吾事已畢,少不得皈依三寶,以了終見。”
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四》:“貴人護法,三寶增光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寶[ sān bǎo ]
⒈ ?三種寶貴的事物。
引《老子·第六七章》:「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,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?!?br />《六韜·卷一·文韜·六守》:「太公曰:『大農(nóng)、大工、大商,謂之三寶?!弧?/span>
⒉ ?佛教以佛陀是佛寶,佛的教法是法寶,出家團體為僧寶,此三者能令人止惡、行善、離苦、得樂,極為尊貴,故稱為「三寶」。
引《賢劫經(jīng)·卷一》:「敬三寶本決眾疑網(wǎng),奉行慇懃而不休廢?!?br />南朝梁·王琰《冥祥記·陳秀遠》:「少奉三寶,年過耳順,篤業(yè)不衰?!?/span>
三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寶 | bǎo | 宀 | 8畫 | 基本字義 寶(寳) bǎo(ㄅㄠˇ) ⒈ ?玉器,泛指珍貴的東西:寶貝。寶劍。寶物。寶藏( zàng )。國寶。財寶。珍寶。傳( chuán )家寶。如獲至寶。寶貴。 ⒉ ?帝王的印信,借指帝位:寶座。登大寶(皇帝登基)。 ⒊ ?敬辭,用于稱別人的,寶地。寶剎(稱呼廟字)。寶號(稱呼別人的店鋪)。 ⒋ ?指金屬貨幣:元寶。 ⒌ ?賭具的一種:開寶。押寶。 異體字 寶 珤 寚 寳 靌 ? 漢英互譯 treasure、preciousness 造字法 會意:從宀、從玉 English treasure, |
三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