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法司
- 拼音sān fǎ sī
- 注音ㄙㄢ ㄈㄚˇ ㄙ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法司[ sān fǎ sī ]
⒈ ?明·清兩代以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為三法司,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會(huì)審。
引證解釋
⒈ ?明 清 兩代以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為三法司,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會(huì)審。
引《明史·刑法志二》:“三法司曰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。刑部受天下刑名,都察院糾察,大理寺駁正。”
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這一篇章疏奏上,天子重瞳親照,憐其冤抑,倒下圣旨,著三法司嚴(yán)加鞫審?!?br />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二章:“本應(yīng)拿問,交三法司從嚴(yán)議罪。”
國語辭典
三法司[ sān fǎ sī ]
⒈ ?明清以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合稱為「三法司」,專審重大案件。
引《明史·卷九四·刑法志二》:「三法司曰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。刑部受天下刑名,都察院糾察,大理寺駁正。」
《喻世明言·卷四〇·沈小霞相會(huì)出師表》:「得旨三法司提問,問官勘實(shí)覆奏?!?/span>
英語the three judicial chief ministries (in imperial China)?
三法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司 | sī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司 sī(ㄙ) ⒈ ?主管,操作:司法。司機(jī)。司令。司南(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,為現(xiàn)在指南針的始祖)。司空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;b.復(fù)姓)。司徒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,后為丞相;b.復(fù)姓)。司馬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務(wù)的長官;b.復(fù)姓)。司寇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獄、糾察的長官;b.復(fù)姓)。 ⒉ ?官署名稱:人事司。 ⒊ ?視察:司日月之長短。 ⒋ ?姓。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(jì)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(duì)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(dú)立參與民事活動(dòng),享有民事權(quán)利和承擔(dān)法律義務(wù)的社會(huì)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(shè)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三法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法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