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綱五常
- 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
- 注音ㄙㄢ ㄍㄤ ㄨˇ ㄔㄤˊ
- 繁體三綱五常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綱五常[ sān gāng wǔ cháng ]
⒈ ?封建禮教的道德準(zhǔn)則。三綱:父為子綱、君為臣綱、夫為妻綱;五常: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。
英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(ruler guides subject, 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)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(benevolence; righteousness, propriety, wisdom and fidelity) as specified in the feudal ethical code;
引證解釋
⒈ ?泛指我國封建社會所提倡的主要道德規(guī)范。參見“三綱”、“五?!?。
引《論語·為政》“周 因於 夏 禮” 何晏 集解引 漢 馬融 曰:“所因謂三綱五常也?!?br />明 朱有燉 《香囊怨》第四折:“你每這院里人,只知道迎新送舊,留人接客,是你每衣飯,那三綱五常的大道理,如何得知?”
梁斌 《播火記》三八:“三綱五常是維系社會的傳統(tǒng)觀念;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是人生哲學(xué)的根本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綱五常[ sān gāng wǔ cháng ]
⒈ ?三綱,指君臣、父子、夫婦之道。五常,指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。三綱五常皆為舊時的倫理標(biāo)準(zhǔn)。后泛指一切的人倫大道。
引《五代史平話·梁史·卷上》:「小生慣讀經(jīng)史,教導(dǎo)鄉(xiāng)里徒弟,無過是教他學(xué)習(xí)個孝、弟、忠、信的道理,識得個三綱五常。」
三綱五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綱 | gāng | 纟 | 7畫 | 基本字義 綱(綱) gāng(ㄍㄤ) ⒈ ?提網(wǎng)的總繩。 ⒉ ?事物的關(guān)鍵部分:大綱。綱領(lǐng)。綱目。綱要(a.提綱;b.概要)。 ⒊ ?中國從唐代起轉(zhuǎn)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:一綱(把貨物分批運行,每批車輛船只的計數(shù)編號)?;ㄊV。生辰綱。 ⒋ ?生物學(xué)分類的一種類別(生物學(xué)把同一門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親緣關(guān)系再分成若干群,每一群為“一綱”,“綱”以下再分為“目”)。 ⒌ ?統(tǒng)治者認(rèn)為維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為規(guī)范:綱紀(jì)。綱常 |
常 | cháng | 巾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常 cháng(ㄔㄤˊ) ⒈ ?長久,經(jīng)久不變:常數(shù)。常量(亦稱“恒量”)。常項。常任。常年。常駐。常住。常備不懈。 ⒉ ?時時,不只一次:常常。???。時常。經(jīng)常。 ⒊ ?普通的,一般的:常識。常務(wù)。常規(guī)。常情。常人。平常。反常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裳 漢英互譯 constant、frequent、ordinary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ommon, normal, frequent, regular |
三綱五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綱五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