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薕
- 拼音sān lián
- 注音ㄙㄢ ㄌ一ㄢ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薕[ sān lián ]
⒈ ?即陽桃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陽桃。
引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(chǎn)者》:“《廣志》云:三薕似翦羽,長三四寸,皮肥細(xì),緗色,以蜜藏之,味甜酸,可以為酒啖,出 交州,正月中熟?!?/span>
三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薕 | lián | 艸 | 16畫 | 基本字義 薕 lián(ㄌ一ㄢˊ) ⒈ ?未開花的荻。 統(tǒng)一碼 薕字UNICODE編碼U+8595,10進制: 34197,UTF-32: 00008595,UTF-8: E8 96 95。 薕字位于中日韓統(tǒng)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|
三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