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毛
- 拼音sān máo
- 注音ㄙㄢ ㄇㄠ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毛[ sān máo ]
⒈ ?三綹髭須。
⒉ ?指發(fā)、眉、須。
⒊ ?現(xiàn)代畫家張樂平在《三毛流浪記》中塑造的一個少年兒童形象,以誠實、善良、機智著稱。因其頭發(fā)只畫三根,故稱“三毛”。
⒋ ?(1943-1991)作家。原名陳平,浙江定海人。女。因喜歡漫畫家張樂平創(chuàng)造的“三毛”形象,而用作筆名。曾留學西班牙、德國、美國?;嘏_灣后在大學任教。著有散文集《撒哈拉的故事》、《萬水千山走遍》,短篇小說集《稻草人手記》、《送你一匹馬》等。
引證解釋
⒈ ?三綹髭須。
引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巧藝》:“顧長康 畫 裴叔則,頰上益三毛。人問其故, 顧 曰:‘ 裴楷 儁朗有識具,正此是其識具??串嬚邔ぶㄓX益三毛如有神明,殊勝未安時?!?br />宋 蘇軾 《贈李道士》詩:“腰間大羽何足道,頰上三毛自有神?!?br />清 汪懋麟 《題修來畫像》詩:“頰上三毛少飛動,此際有待鬚 虎頭。”
⒉ ?指發(fā)、眉、須。
引宋 蘇軾 《十八大阿羅漢贊·第七迦理迦尊者》:“佛子三毛,髮眉與鬚。既去其二,則有餘因。”
⒊ ?現(xiàn)代畫家 張樂平 在《三毛流浪記》中塑造的一個少年兒童形象,以誠實、善良、機智著稱。因其頭發(fā)只畫三根,故稱“三毛”。
三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毛 | máo | 毛 | 4畫 | 基本字義 毛 máo(ㄇㄠˊ) ⒈ ?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:毛筆。羽毛。毛織品。毛骨悚然。輕于鴻毛。 ⒉ ?像毛的東西,指谷物或草:不毛之地。 ⒊ ?衣物上的霉菌:老沒見太陽都長毛了。 ⒋ ?粗糙,沒有加工的:毛布。毛估(粗略地估計)。毛坯。 ⒌ ?不是純凈的:毛利。毛重。 ⒍ ?行動急躁:毛躁。 ⒎ ?驚慌失措,主意亂了:把他嚇毛了。 ⒏ ??。好 C⒆?。毛毛雨。 ⒐ ?貨幣貶值:錢毛了。 ⒑ ?量詞,用于錢幣,等于“角”,一圓 |
三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毛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