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茅君
- 拼音sān máo jūn
- 注音ㄙㄢ ㄇㄠˊ ㄐㄨ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茅君[ sān máo jūn ]
⒈ ?道家傳說中的三神仙,即茅盈及其弟茅固、茅衷。據(jù)傳為漢景帝時咸陽人,先后隱句曲山(后名三茅山,簡稱茅山,在今江蘇·句容縣),得道成仙,太上老君分別授為司命真君、定箓真君、保命仙君。世稱三茅君。道教清微派尊為教祖。見《茅山志》卷五。
引證解釋
⒈ ?道家傳說中的三神仙,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、茅衷。據(jù)傳為 漢景帝 時 咸陽 人,先后隱 句曲山 (后名 三茅山,簡稱 茅山,在今 江蘇 句容縣 ),得道成仙, 太上老君 分別授為司命真君、定箓真君、保命仙君。世稱三 茅君。道教清微派尊為教祖。見《茅山志》卷五。
引《梁書·處士傳·陶弘景》:“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……昔 漢 有 咸陽 三 茅君 得道來掌此山,故謂之 茅山?!?br />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序丹灶》:“自三 茅君 以 丹陽 歲歉,死者盈道,因取丹頭點銀為金,化鐵為銀,以救饑人,故后人以煅粉點銅者,名其法曰丹陽?!?br />清 趙翼 《茅山紀游》詩之三:“所以三 茅君,于焉吸清淑?!?/span>
三茅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茅 | máo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茅 máo(ㄇㄠˊ) ⒈ ?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開花,后生葉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莖可食,亦可入藥。葉可編蓑衣(亦稱“白茅”):茅草。茅廬。茅舍。名列前茅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矛聲 English reeds, rushes, grass; surname |
君 | jūn | 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君 jūn(ㄐㄨㄣ) ⒈ ?封建時代指帝王、諸侯等:君主。君子(a.舊指貴族、統(tǒng)治者及其代言人;b.指品行好的人,如“正人君君”)。君王。君上。國君。君權。君臨。君側。 ⒉ ?古代的封號:商君。平原君。信陵君。長安君。 ⒊ ?對對方的尊稱:張君。諸君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don、gentleman、monarch、sovereign 相關字詞 臣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overeign, monarch, ruler, chief, prince |
三茅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茅君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