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齊
- 拼音sān qí
- 注音ㄙㄢ ㄑ一ˊ
- 繁體三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齊[ sān qí ]
⒈ ?三倍于齊國的勢力。
⒉ ?秦亡,項羽以齊國故地分立齊、膠東、濟北三國,皆在今山東東部,后泛稱“三齊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三倍于 齊國 的勢力。
引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一》:“夫一 齊 之強而 燕 猶不能支也,今乃以三 齊 臨 燕,其禍必大矣?!?/span>
⒉ ?秦 亡, 項羽 以 齊國 故地分立 齊、膠東、濟北 三國,皆在今 山東 東部,后泛稱“三齊”。
引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﹝ 田榮 ﹞并王 三齊?!?br />裴骃 集解引《漢書音義》:“齊 與 濟北、膠東。”
《魏書·尒朱榮傳》:“時 邢杲 寇亂 三齊。”
金 馬定國 《客懷》詩:“三齊 雖淡薄,留此亦何心?!?br />張恭 《雌雉啼》詩:“反不如當年餓死漂渚側(cè),又何須勛名赫燿封 三齊。”
三齊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齊 | qí jì zī zhāi | 齊 | 6畫 | 基本字義 齊(齊) qí(ㄑ一ˊ) ⒈ ?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:齊整。參差不齊。 ⒉ ?達到,跟什么一般平:見賢思齊。河水齊腰深。 ⒊ ?同時;同樣;一起:齊名。齊聲。齊心協(xié)力。一齊前進。 ⒋ ?全;完全:齊全。人到齊了。 ⒌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、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。 ⒍ ?中國朝代名:南朝齊。北朝齊。 其他字義 齊(齊) jì(ㄐ一ˋ) ⒈ ?調(diào)劑:夫匠者手巧也,而醫(yī)者齊藥也。后作“劑”。 ⒉ ?藥劑:處齊 |
三齊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齊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