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秦
- 拼音sān qín
- 注音ㄙㄢ ㄑ一ㄣ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秦[ sān qín ]
⒈ ?指關(guān)中地區(qū)。項羽破秦入關(guān),把關(guān)中之地分給秦降將章邯、司馬欣、董翳,因稱關(guān)中為三秦。
例城闕輔三秦,風(fēng)煙望五津?!啤ね醪抖派俑问裰荨?/span>
英central Shanxi plain;
引證解釋
⒈ ?秦 亡以后, 項羽 三分 關(guān)中,封 秦 降將 章邯 為 雍王,司馬欣 為 塞王,董翳 為 翟王,合稱三秦。見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。后指今 陜西 一帶。
引唐 王勃 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詩:“城闕輔 三秦,風(fēng)煙望 五津?!?br />金馮璧 《河山形勝圖》詩:“地形西控 三秦 遠(yuǎn),河勢南吞二 華 秋?!?/span>
⒉ ?秦州、東秦州、南秦州 的合稱。
引《魏書·尒朱天光傳》:“於是 三秦、河、渭、瓜、涼、鄯善 咸來款順。”
《資治通鑒·梁武帝中大通二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三秦,秦、東秦、南秦 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秦[ sān qín ]
⒈ ?項羽分關(guān)中地,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于咸陽以西,司馬欣為塞王于咸陽以東,董翳為 翟王于上郡,合稱為「三秦」。
⒉ ?晉時十六國之前秦、后秦、西秦的合稱。
三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秦 | qín | 禾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秦 qín(ㄑ一ㄣˊ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陜西省和甘肅省一帶:朝( zhāo )秦暮楚。秦晉之好。秦樓楚館(舊時指妓院)。 ⒉ ?中國朝代名:秦代。秦鏡高懸(喻法官判案的公正嚴(yán)明。亦稱“明鏡高懸”)。 ⒊ ?中國陜西省的別稱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'in 造字法 會意:從禾、從春 English feudal state of Qin; the Qin dynasty (from which the name 'China' comes) |
三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