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清
- 拼音sān qīng
- 注音ㄙㄢ ㄑ一ㄥ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三清[ sān qīng ]
⒈ ?道教所指玉清、上清、太清三清境。道教對(duì)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,上清境洞玄教主靈寶天尊,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的合稱。酒名。即清酒。唐殿名,在長(zhǎng)安·大明宮內(nèi)。一種以松實(shí)、梅花、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。三位清廉的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道教所指玉清、上清、太清三清境。
引南朝 梁 沉約 《桐柏山金庭館碑》:“此蓋棲靈五岳,未駕夫三清者也?!?br />唐 呂巖 《七言》詩(shī)之四八:“津能充渴氣充糧,家住三清 玉帝 鄉(xiāng)?!?/span>
⒉ ?道教對(duì)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,上清境洞玄教主 靈寶天尊,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稱。
引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七:“知觀與同兩個(gè)道童火攻道人,張掛三清,眾家鋪設(shè)齊備,動(dòng)起法器?!?/span>
⒊ ?唐 殿名,在 長(zhǎng)安 大明宮 內(nèi)。
引唐 李白 《金陵與諸賢送權(quán)十一序》:“我君六葉繼圣,熙乎玄風(fēng); 三清 垂拱,穆然紫極?!?br />王琦 注:“《玉?!罚禾?大明宮 內(nèi)有 三清殿?!?br />唐 人亦借指朝廷。 《舊唐書(shū)·鄭畋傳》:“陛下過(guò)垂採(cǎi)聽(tīng),超授恩榮,擢於百里之中,致在 三清 之上?!?/span>
⒋ ?酒名。即清酒。參見(jiàn)“三酒”。
引晉 潘岳 《桔賦》:“三清既設(shè),百味星爛?!?br />唐 駱賓王 《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》詩(shī):“締賞三清滿,承歡六義通?!?/span>
⒌ ?一種以松實(shí)、梅花、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。
引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(shí)·玉泉雪水》:“遇佳雪,必收取。以松實(shí)、梅英、佛手烹茶,謂之三清?!?/span>
⒍ ?三位清廉的人。 明 陳道亨,新建 人, 萬(wàn)歷 十四年進(jìn)士,官 南京 吏部郎中。同里 鄧以讚,衷貞吉 亦官 南京,為官皆清廉,人號(hào)“江 右三清”。見(jiàn)《明史·陳道亨傳》。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三清[ sān qīng ]
⒈ ?道教指仙人所居的玉清、太清、上清三清仙境。后因稱道教宮觀為三清。
引唐·劉禹錫〈游桃源一百韻〉:「如嚴(yán)三清居,不使恣搜索?!?/span>
⒉ ?道教的元始天尊、太上道君、太上老君三神。
引《紅樓夢(mèng)·第一四回》:「那道士們正伏章申表,朝三清,叩玉帝?!?/span>
法語(yǔ)Trois Purs
三清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(xiě)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清 | qīng | 氵 | 11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清 qīng(ㄑ一ㄥ) ⒈ ?水或其他液體、氣體純凈透明,沒(méi)有混雜的東西,與“濁”相對(duì):清水。清泉。清流(a.澄澈的水流,如“一股清清”;b.舊時(shí)指負(fù)有名望,不肯與權(quán)貴同流合污的士大夫)。清澈。清碧。清朗。清新。清醇。月白風(fēng)清。 ⒉ ?安靜,不煩:冷清。凄清。清閑。清靜。清淡。清幽。清謐(寧?kù)o)。 ⒊ ?單純不雜:清唱。清茶。 ⒋ ?明白,明晰:清楚。清晰。清醒。清通(文章層次清楚)。清亮。 ⒌ ?一點(diǎn)不留,凈盡 |
三清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三清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