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曲
- 拼音sān qǔ
- 注音ㄙㄢ ㄑ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曲[ sān qǔ ]
⒈ ?古喪禮的一種哀聲。謂一舉聲而三折。
⒉ ?唐長安城北平康里之歌妓聚居區(qū),分一曲、二曲、中曲,合稱三曲。見唐孫棨《北里志·海論三曲中事》。
⒊ ?酒名。曲酒中品級最低的一種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喪禮的一種哀聲。謂一舉聲而三折。
引《禮記·間傳》:“斬縗之哭,若往而不反;齊縗之哭,若往而反;大功之哭;三曲而偯;小功緦麻,哀容可也。此哀之發(fā)於聲音者也。”
鄭玄 注:“三曲,一舉聲而三折也?!?/span>
⒉ ?唐 長安 城北 平康里 之歌妓聚居區(qū),分一曲、二曲、中曲,合稱三曲。見 唐 孫棨 《北里志·海論三曲中事》。
引宋 金盈之 《醉翁談錄·平康巷陌記·平康總序》:“多有游惰者於三曲中而為諸媼所養(yǎng),俗呼為廟客?!?/span>
⒊ ?酒名。曲酒中品級最低的一種。
引克非 《春潮急》四三:“﹝ 李春山 ﹞因為心里分外高興,便不想馬上回去,到酒店要了四兩三曲,慢慢喝著?!?/span>
三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曲 | qū qǔ | 曰 | 6畫 | 基本字義 曲(麯、麴) qū(ㄑㄨ) ⒈ ?彎轉(zhuǎn),與“直”相對:彎曲。曲折( zhé )。曲筆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、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;②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盡其妙。 ⒉ ?不公正,不合理:曲說。曲解( jiě )。委曲求全。 ⒊ ?彎曲的地方:河曲。 ⒋ ?偏僻的地方:鄉(xiāng)曲。 ⒌ ?釀酒或制醬時引起發(fā)醇的東西:酒曲。曲霉。 ⒍ ?姓。 其他字義 曲 qǔ(ㄑㄨˇ) ⒈ ?能唱的文詞,一種藝術(shù)形式:曲藝。曲話。 ⒉ |
三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