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仁
- 拼音sān rén
- 注音ㄙㄢ ㄖㄣ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仁[ sān rén ]
⒈ ?三位仁人。指殷末之微子、箕子、比干。
引證解釋
⒈ ?三位仁人。指 殷 末之 微子、箕子、比干。《論語·微子》:“微子 去之, 箕子 為之奴, 比干 諫而死。
引孔子 曰:‘ 殷 有三仁焉。’”
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》:“三仁去國,五曜入房?!?br />宋 王安石 《推命對》:“桀 紂 之世, 飛廉 進而三仁退,是天人之道悖也?!?br />明 蔡汝柟 《創(chuàng)建大復何先生祠記》:“故 比干 剖心, 箕子 不以演疇貶節(jié); 季路 結纓, 游夏 不以文章?lián)p譽;三仁四科,其致一也?!?/span>
三仁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仁 | rén | 亻 | 4畫 | 基本字義 仁 rén(ㄖㄣˊ) ⒈ ?一種道德范疇,指人與人相互友愛、互助、同情等:仁義(a.仁愛與正義;b.通情達理,性格溫順,能為別人著想)。仁愛。仁政。仁人志士(仁愛有節(jié)操的人)。仁義禮智(儒家的倫理思想)。仁至義盡。一視同仁(同樣看待,不分厚?。?。 ⒉ ?果核的最內(nèi)部分或其他硬殼中可以吃的部分:核桃仁兒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忎 忈 漢英互譯 benvolence、humanity、kernel、sensitive 造字法 會意:從人、從二 English humaneness, benevo |
三仁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仁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