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時殿
- 拼音sān shí diàn
- 注音ㄙㄢ ㄕˊ ㄉ一ㄢˋ
- 繁體三時殿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時殿[ sān shí diàn ]
⒈ ?佛經(jīng)中稱凈飯王為太子筑暖殿以擬隆冬,涼殿以擬夏暑,中殿以擬春秋,合稱“三時殿”。見《佛本行集經(jīng)·捔術爭婚品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佛經(jīng)中稱 凈飯王 為太子筑暖殿以擬隆冬,涼殿以擬夏暑,中殿以擬春秋,合稱“三時殿”。見《佛本行集經(jīng)·捔術爭婚品》。
引南朝 梁簡文帝 《菩提樹頌序》:“製三時之殿,聳四柱之臺。雖 漢后 望神之宮, 軒轅 待仙之觀,曾何足擬?!?/span>
三時殿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時 | shí | 日 | 7畫 | 基本字義 時(時) shí(ㄕˊ) ⒈ ?一切事物不斷發(fā)展變化所經(jīng)歷的過程:時間。時不我與。 ⒉ ?較長的時間:時代。古時。 ⒊ ?泛指一段時間:時光。時令。時分。 ⒋ ?現(xiàn)在的,當前的:當時。時下。時務。時宜。 ⒌ ?常常:時常。學而時習之。 ⒍ ?一年中的一季:時序。四時如春。 ⒎ ?舊時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十二分之一為一“時辰”,深夜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為“子時”,中午十一點至一點為“午時”。 ⒏ ?現(xiàn)在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的二十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殿 | diàn | 殳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殿 diàn(ㄉ一ㄢˋ) ⒈ ?高大的房屋,特指帝王所居和朝會的地方,或供奉神佛的地方:宮殿。寶殿。金鑾殿。殿堂。殿閣。殿上虎(喻敢諫之臣)。殿試。 ⒉ ?〔殿下〕對親王或太子的敬稱。 ⒊ ?在最后:殿后。殿軍。 異體字 壂 漢英互譯 palace、hall、temple、at the rear 造字法 形聲:右形左聲 English hall; palace; temple |
三時殿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時殿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