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司使
- 拼音sān sī shǐ
- 注音ㄙㄢ ㄙ ㄕ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⒈ ?官名。唐代中期以后,設(shè)戶部、度支、鹽鐵等使,分管租賦、財政收支及鹽鐵專賣,合稱三司。公元926年唐明宗委宰相統(tǒng)領(lǐng)三司。930年正式設(shè)三司使。北宋沿襲。1082年職掌歸入戶部尚書。
國語辭典
三司使[ sān sī shǐ ]
⒈ ?唐代大獄,詔下刑部、御史臺、大理寺共同審案,稱為「三司推事」,也稱為「大三司使」;其次以侍御史、刑部郎中、大理寺司直接審訊,稱為「三司受事」,也稱為「小三司使」。二者合稱為「三司使」。
三司使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司 | sī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司 sī(ㄙ) ⒈ ?主管,操作:司法。司機。司令。司南(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,為現(xiàn)在指南針的始祖)。司空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;b.復(fù)姓)。司徒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,后為丞相;b.復(fù)姓)。司馬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務(wù)的長官;b.復(fù)姓)。司寇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獄、糾察的長官;b.復(fù)姓)。 ⒉ ?官署名稱:人事司。 ⒊ ?視察:司日月之長短。 ⒋ ?姓。 |
使 | shǐ | 亻 | 8畫 | 基本字義 使 shǐ(ㄕˇ) ⒈ ?用:使用。使勁。使役。使力。使錢。 ⒉ ?派,差譴:使喚。使命。使女。 ⒊ ?讓,令,叫:迫使。 ⒋ ?假若:假使。即使。 ⒌ ?奉命辦事的人:使者。大使。公使。使館。 異體字 駛 漢英互譯 employ、envoy、if、probe、send、use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吏聲 English cause, send on a mission, order; envoy, messenger, ambassador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三司使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司使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