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椏
- 拼音sān yā
- 注音ㄙㄢ 一ㄚ
- 繁體三椏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三椏[ sān yā ]
⒈ ?人參。以其三椏五葉,故稱(chēng)。
引證解釋
⒈ ?人參。以其三椏五葉,故稱(chēng)。
引宋 蘇軾 《紫團(tuán)參寄王定國(guó)》詩(shī):“欲持三椏根,往侑九轉(zhuǎn)鼎?!?br />宋 蘇軾 《次韻正輔游白水山》詩(shī):“咨傾白蜜收五稜,細(xì)劚黃土栽三椏?!?br />原注:“正輔 分人參一苗,歸種 韶陽(yáng)。”
三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椏 | yā | 木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椏(椏) y?。ㄒ花冢?⒈ ?同“丫”。 異體字 椏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亞聲 English the forking branch of a tree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(xiě)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三椏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三椏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