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祇
- 拼音sēng qí
- 注音ㄙㄥ ㄑ一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僧祇[ sēng qí ]
⒈ ?梵語阿僧祇的省稱。意為無數(shù),無量。
⒉ ?波斯語zangī的譯音。泛指南海土著種族?;蛑阜侵迻|海岸黑種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梵語阿僧祇的省稱。意為無數(shù),無量。
引宋 晁補之 《鷓鴣天·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》詞:“不勞龍女騁威儀。僧祇世界供游戲,賢懿光陰比壽期?!?br />清 蔣士銓 《臨川夢·說夢》:“雖則是僧祇劫里業(yè)緣該,畢竟你龍華會上真身壞?!?br />王國維 《題蕺山先生遺像》詩:“僧祇劫去留人譜,風義衰時拜鬼雄。”
⒉ ?波斯 語zangī的譯音。泛指 南海 土著種族。或指 非洲 東海岸黑種人。
引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下·訶陵》:“元和 八年,獻 僧祇 奴四、五色鸚鵡、頻伽鳥等?!?br />《新唐書·室利佛逝》:“又獻侏儒、 僧祇 女各二及歌舞,官使者為折衝,以其王為左威衛(wèi)大將軍。”
國語辭典
僧祇[ sēng qí ]
⒈ ?胡語音譯:(1)? 佛教部派之一。大眾部。(2)? 印度最大的數(shù)量單位。意為無量。
引一百五十贊佛頌:「三僧祇數(shù)量,精勤無懈惓。」
僧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僧 | sēng | 亻 | 14畫 | 基本字義 僧 sēng(ㄙㄥ) ⒈ ?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,梵語“僧伽”的簡稱:僧侶。僧尼。僧人。僧眾。僧俗。高僧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onze、monk 相關字詞 尼、俗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曾聲 English Buddhist priest, monk; san of Sanskrit sangha |
祇 | zhǐ qí | 礻 | 8畫 | 基本字義 祇 zhǐ(ㄓˇ) ⒈ ?正、恰、只?!对娊?jīng)?小雅?何人斯》:“胡逝我梁,祇攪我心。”三國?魏?曹丕《煌煌京洛行》:“多言寡誠,祇令事敗?!?其他字義 祇 qí(ㄑ一ˊ) ⒈ ?地神。說文解字:“祇,地祇,提出萬物者也。”如:“神祇”。 ⒉ ?安心。《詩經(jīng)?小雅?何人斯》:“壹者之來,俾我祇也?!编嵭?箋:“一者之來見我,我則知之,是使我心安也?!?⒊ ?大。《易經(jīng)?繫辭下》:“不遠復,無祇悔?!?異體字 示 秖 造字法 |
僧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僧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