繩橋
- 拼音shéng qiáo
- 注音ㄕㄥˊ ㄑ一ㄠˊ
- 繁體繩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繩橋[ shéng qiáo ]
⒈ ?用繩索連結(jié)兩岸,鋪以竹木而成的橋。
引證解釋
⒈ ?用繩索連結(jié)兩岸,鋪以竹木而成的橋。
引唐 杜甫 《寄董卿嘉榮十韻》:“下臨千仞雪,卻背五繩橋?!?br />宋 范成大 《吳船錄》卷上:“將至 青城,當再渡繩橋。每橋長百二十丈,分為五架。橋之廣,十二繩排連之,上布竹笆,攢立大木數(shù)十於江沙中,輦石固其根,每數(shù)十木作一架,掛橋於半空,大風過之,掀舉幡然?!?br />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六·彭氏詩》:“絶壁繩橋萬壑深,春風何意此登臨?!?/span>
國語辭典
繩橋[ shéng qiáo ]
⒈ ?以繩索連結(jié)搭成的橋。
引唐·岑參〈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〉詩:「泉澆閣道滑,水凍繩橋脆?!?/span>
繩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繩 | shéng | 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繩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?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:繩子。繩索。纜繩。繩梯。繩操。繩伎(a.雜技中的走繩;b.舊時指走繩的女藝人)。繩鋸木斷(喻力量雖小,只要堅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)。 ⒉ ?木工用的墨線,引申為標準、法則,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準去衡量、糾正:繩墨。準繩。繩正。繩之以法。 ⒊ ?繼續(xù):“繩其祖武”(繼承祖先)。 ⒋ ?贊譽:“繩息媯以語楚子”(“息媯”,人名)。 |
橋 | qiáo | 木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橋(橋) qiáo(ㄑ一ㄠˊ) ⒈ ?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:橋梁。橋墩。橋涵。橋頭堡。吊橋。棧橋。引橋。立交橋。 ⒉ ?形狀如橋梁的:心臟搭橋手術(shù)。 ⒊ ?古同“喬”,高。 ⒋ ?古同“矯”,正,整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橋 槗 漢英互譯 bridge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喬聲 English bridge; beam, crosspiece |
繩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繩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