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族
- 拼音shí liù zú
- 注音ㄕˊ ㄌ一ㄡˋ ㄗ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十六族[ shí liù zú ]
⒈ ?指古代傳說的高陽氏的后代八愷和高辛氏的后代八元,為舜向堯推薦的十六個(gè)賢臣。因其各有大功,皆賜氏族,故稱。也稱十六相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古代傳說的 高陽氏 的后代八愷和 高辛氏 的后代八元,為 舜 向 堯 推薦的十六個(gè)賢臣。因其各有大功,皆賜氏族,故稱。也稱十六相。 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昔 高陽氏 有才子八人, 蒼舒、隤敳、檮戭、大臨、龍降、庭堅(jiān)、仲容、叔達(dá),齊、圣、廣、淵、明、允、篤、誠,天下之民謂之八愷。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, 伯奮、仲堪、叔獻(xiàn)、季仲、伯虎、仲熊、叔豹、季貍,忠、肅、共、懿、宣、慈、惠、和,天下之民謂之八元。此十六族也,世濟(jì)其美,不隕其名。以至於 堯,堯 不能舉。
引舜 臣 堯,舉八愷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時(shí)序,地平天成。舉八元,使布五教于四方,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共、子孝,內(nèi)平外成。”
唐 王維 《奉敕詳?shù)刍数旂R圖狀》:“舜 之逐竄四兇、舉十六族,臣歌九德,君撫五絃等善事, 夏桀 之瑤臺瓊室、 殷紂 之肉林酒池等惡事,蓋畫如此之類,乃成龜鏡之圖?!?/span>
十六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族 | zú | 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族 zú(ㄗㄨˊ) ⒈ ?親屬,泛指同姓之親:族規(guī)。族長。家族。 ⒉ ?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征的人群:種族。 ⒊ ?指在歷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穩(wěn)定共同體,他們有共同的語言、經(jīng)濟(jì)生活以及表現(xiàn)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質(zhì):民族。 ⒋ ?聚居而有血統(tǒng)關(guān)系的人群的統(tǒng)稱:宗族。氏族。部族。 ⒌ ?事物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:芳香族。 ⒍ ?封建時(shí)代的一種殘酷刑罰,一人有罪,把全家或包括母親、妻家的人都?xì)⑺溃鹤鍦纭?⒎ ?聚合,集中:云 |
十 | shí | 十 | 2畫 | 基本字義 十 shí(ㄕˊ) ⒈ ?數(shù)名,九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拾”代)。 ⒉ ?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 ⒊ ?表示達(dá)到頂點(diǎn):十足。十成。 異體字 什 拾 漢英互譯 decade、ten、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 |
六 | liù lù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六 liù(ㄌ一ㄡˋ) ⒈ ?數(shù)名,五加一(在鈔票或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陸”代):六書(古時(shí)分析漢字形、音、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)。六甲。六藝(a.古時(shí)指“禮”、“樂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書”、“數(shù)”六種技藝;b.六經(jīng))。六欲(佛教名詞,指“色欲”、“形貌欲”、“威儀姿態(tài)欲”、“言語音聲欲”、“細(xì)滑欲”、“人想欲”;泛指人的各種欲望)。六合(“東”、“南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,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|
十六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十六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