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鐘
- 拼音shuāng zhōng
- 注音ㄕㄨㄤ ㄓㄨㄥ
- 繁體霜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霜鐘[ shuāng zhōng ]
⒈ ?亦作“霜鐘”。
⒉ ?指鐘或鐘聲。語本《山海經(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﹝豐山﹞有九鐘焉,是知霜鳴。”郭璞注:“霜降則鐘鳴,故言知也?!?/p>
引證解釋
⒈ ?見“霜鐘”。見“霜鐘”。
引亦作“霜鐘”。指鐘或鐘聲。語本《山海經(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﹝ 豐山 ﹞有九鐘焉,是知霜鳴?!?br />郭璞 注:“霜降則鐘鳴,故言知也?!?br />南朝 齊 謝朓 《雩祭歌·黑帝歌》:“霜鐘鳴,冥陵起,星迴天,月窮紀(jì)?!?br />唐 李白 《聽蜀僧濬彈琴》詩:“客心洗流水,餘響入霜鐘。”
宋 陸游 《風(fēng)流子》詞:“腸斷市橋月笛,燈院霜鐘?!?br />清 厲鶚 《游菁山常照寺》詩:“乞身向空谷,説法鳴霜鐘。”
冰心 《集外·莊鴻的姊姊》:“每逢我有什么失意或是精神頹喪的時(shí)候,一想起姊姊的話,便覺得如同清曉的霜鐘一般,使我驚醒。”
霜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鐘 | zhōng | 钅 | 9畫 | 基本字義 鐘(鐘、鍾) zhōng(ㄓㄨㄥ) ⒈ ?金屬制成的響器,中空,敲時(shí)發(fā)聲:警鐘。編鐘(古代樂器。把一系列銅制的鐘掛在木架上組成,用小木槌擊奏。各時(shí)代形制大小不一,枚數(shù)也不同)。鐘鼎(古銅器總稱,上面銘刻文字)。 ⒉ ?計(jì)時(shí)的器具:鐘表(鐘和表的總稱)。座鐘。鐘鳴漏盡(晨鐘已鳴,夜漏將盡。喻年屆遲幕)。 ⒊ ?指某個(gè)一定的時(shí)間,小時(shí):鐘頭(小時(shí),如“開了一個(gè)鐘鐘的會(huì)”)。 ⒋ ?杯子。 ⒌ ?集中,專一:鐘情(感情專 |
霜 | shuāng | 雨 | 17畫 | 基本字義 霜 shuāng(ㄕㄨㄤ) ⒈ ?附著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細(xì)冰粒,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氣冷至攝氏零度以下凝結(jié)而成的:霜降。霜凍。霜序(指深秋季節(jié))。霜秋。霜期。霜天。 ⒉ ?像霜一樣的東西:柿霜。西瓜霜。 ⒊ ?形容白色:霜鬢。霜刃。霜鋒。 ⒋ ?喻高潔:霜操(高潔的節(jié)操)。霜骨。霜情。 異體字 孀 漢英互譯 frost、hoarfrost 造字法 形聲:從雨、相聲 English frost; crystallized; candied |
霜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霜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