駟不及舌
- 拼音sì bù jí shé
- 注音ㄙˋ ㄅㄨˋ ㄐ一ˊ ㄕㄜˊ
- 繁體駟不及舌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駟不及舌[ sì bù jí shé ]
⒈ ?話說出后,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來,指說話應(yīng)當(dāng)慎重。
例子貢曰:“惜乎!夫子之說君子也,駟不及舌。”——《論語·顏淵》
英what is said cannot be unsaid;
引證解釋
⒈ ?言已出口,駟馬亦難追回。謂說話當(dāng)慎重。
引《論語·顏淵》:“子貢 曰:‘惜乎!夫子之説君子也,駟不及舌?!?br />何晏 集解引 鄭玄 曰:“過言一出,駟馬追之不及舌?!?br />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書志》:“談何容易,駟不及舌,無為強(qiáng)著一言,受嗤千載也。”
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貓怪三則》:“貓?jiān)唬骸疅o有不能言者,但犯忌,故不敢耳。今偶脫于口,駟不及舌,悔亦何及。’”
國語辭典
駟不及舌[ sì bù jí shé ]
⒈ ?話一說出去,就是用四匹馬拉的快車也追不回來。比喻說話當(dāng)慎重,不可失言。
引《論語·顏淵》:「子貢曰:『惜乎!夫子之說君子也,駟不及舌?!弧?br />元·陶宗儀《南村輟耕錄·卷一四·四卦》:「次三,駟不及舌,有悔。象曰:駟不及舌,滕口說也,一言之失,悔何追也?!?/span>
駟不及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駟 | sì | 馬 | 8畫 | 基本字義 駟(駟) sì(ㄙˋ) ⒈ ?古代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;或套著四匹馬的車:駟介(由四匹披甲的馬所駕的戰(zhàn)車)。駟馬高車。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(喻話說出后無法再收回,說話要算數(shù))。 ⒉ ?古星名(亦作“天駟”、“天龍”)。 ⒊ ?古同“四”。 異體字 駟 造字法 形聲:從馬、四聲 English team of four horses; horses |
舌 | shé | 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舌 shé(ㄕㄜˊ) ⒈ ?人或動(dòng)物嘴里辨別滋味、幫助咀嚼和發(fā)音的器官:舌頭。舌耕(a.指讀書勤奮;b.舊時(shí)學(xué)者授徒,依口說謀生,好像農(nóng)夫耕田得粟)。唇槍舌劍。 ⒉ ?語言辯論的代稱:舌戰(zhàn)(激烈議論)。 ⒊ ?像舌頭的東西:帽舌。火舌。 ⒋ ?鈴或釋中的錘。 ⒌ ?指箭靶兩旁上下伸出的部分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ingua、tongu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ngue; clapper of bell; KangXi radical 135 |
及 | jí | 又 | 3畫 | 基本字義 及 jí(ㄐ一ˊ) ⒈ ?從后頭跟上:來得及。趕不及。 ⒉ ?達(dá)到:及格。及第(古代科舉考試中選,特指考取進(jìn)士)。普及。過猶不及。 ⒊ ?趁著,乘:及時(shí)。及早。及鋒而試。 ⒋ ?連詞,和,跟:陽光、空氣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。以及。 異體字 乁 漢英互譯 and、and / or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extend; reach; come up to; and |
不 | bù fǒu | 一 | 4畫 | 基本字義 不 bù(ㄅㄨˋ) ⒈ ?副詞。 ⒉ ?用在動(dòng)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 ⒊ ?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⒋ ?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 其他字義 不 fǒu(ㄈㄡˇ) ⒈ ?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、not 相關(guān)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|
駟不及舌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駟不及舌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