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春
- 拼音sī chūn
- 注音ㄙ ㄔㄨ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司春[ sī chūn ]
⒈ ?職掌禮部。春官為禮部的別稱,故云。
⒉ ?掌管春令的神。
⒊ ?指掌管春令。
引證解釋
⒈ ?職掌禮部。春官為禮部的別稱,故云。按, 令狐峘 建中 初為禮部侍郎。
引唐 韋應物 《寄令狐侍郎》詩:“西掖方掌誥,南宮復司春。”
⒉ ?掌管春令的神。
引清 曹寅 《題廊前玉蘭二斷句》詩之一:“剖玉吹蘭自脫胎,司春辛苦護花臺?!?/span>
⒊ ?指掌管春令。
引劉大白 《再造之群》詩:“當群花齊放的時候,司春的神,在花叢中徘徊著?!?br />郭沫若 《女神·西湖紀游》:“司春的女神來了,提著花籃來了。”
司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司 | sī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司 sī(ㄙ) ⒈ ?主管,操作:司法。司機。司令。司南(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,為現(xiàn)在指南針的始祖)。司空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;b.復姓)。司徒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,后為丞相;b.復姓)。司馬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務的長官;b.復姓)。司寇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獄、糾察的長官;b.復姓)。 ⒉ ?官署名稱:人事司。 ⒊ ?視察:司日月之長短。 ⒋ ?姓。 |
春 | chūn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春 chūn(ㄔㄨㄣ) ⒈ ?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農(nóng)歷正月至三月)。春節(jié)。春色。春暉(春天的陽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婦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歲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,魯國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;e.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)。 ⒉ ?兩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懷春。 ⒊ ?生機:大地回春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旾 萅 漢英 |
司春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司春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