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綏
- 拼音sǐ suí
- 注音ㄙˇ ㄙㄨㄟˊ
- 繁體死綏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死綏[ sǐ suí ]
⒈ ?謂軍隊(duì)敗退,;將領(lǐng)應(yīng)當(dāng)治罪。效死沙場。指死于戰(zhàn)事者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軍隊(duì)敗退,;將領(lǐng)應(yīng)當(dāng)治罪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(jì)》:“《司馬法》‘將軍死綏’……是古之將者,軍破于外,而家受罪于內(nèi)也。自命將征行,但賞功而不罰罪,非國典也。其令諸將出征,敗軍者抵罪,失利者免官爵?!?br />《舊唐書·忠義傳下·李源》:“《禮》著死綏,《傳》稱握節(jié),捐生守位,取重人倫。”
⒉ ?效死沙場。
引唐 杜牧 《聞慶州趙縱使君與黨項(xiàng)戰(zhàn)中箭身死長句》:“死綏卻是古來有,驍將自驚今日無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德宗興元元年》:“上有掣肘之譏,下無死綏之志?!?br />《明史·王元翰傳》:“平居凍餒,脫巾可虞,有事怨憤,死綏無望。塞北之患未可知也?!?/span>
⒊ ?指死于戰(zhàn)事者。
引唐 陳子昂 《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蘇宏暉謝表》:“遂得齒劍餘魂,更參授鉞之任;死綏之魄,復(fù)同挾纊之恩?!?br />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十一:“方振聲 以縣丞謚‘義烈’,俱照知府例卹,則皆出特恩。蓋我圣朝崇奬死綏不遺微末如此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死綏[ sǐ suí ]
⒈ ?效命戰(zhàn)場,以身殉軍。
引《左傳·文公十二年》唐·孔穎達(dá)·正義:「魏武全引司馬法云:『將軍死綏。』」
明·陸世廉《西臺(tái)記·第三出》:「論死綏原是吾曹職分?!?/span>
死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綏 | suí | 纟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綏(綏) suí(ㄙㄨㄟˊ) ⒈ ?安撫:綏撫。綏遠(yuǎn)。綏集(安撫和籠絡(luò))。綏靖(安撫使平靜)。 ⒉ ?安好:順頌臺(tái)綏(舊時(shí)書信用語)。 ⒊ ?古代指登車時(shí)手挽的索。 ⒋ ?古代的旌旗和旒。 異體字 綏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纟、從妥 English soothe, appease, pacify |
死 | sǐ | 歹 | 6畫 | 基本字義 死 sǐ(ㄙˇ) ⒈ ?喪失生命,與“生”、“活”相對:死亡。死訊。死刑。死囚。死棋。死地。生離死別。死有余辜。 ⒉ ?不顧生命:死志(犧牲生命的決心)。死士(敢死的武士)。死戰(zhàn)。 ⒊ ?固執(zhí),堅(jiān)持到底:死心塌地。死賣力氣。 ⒋ ?無知覺:睡得死。 ⒌ ?不活動(dòng),不靈活:死結(jié)。死理。死板。 ⒍ ?不通達(dá):死胡同。死路一條。 ⒎ ?過時(shí),失去作用:死文字。 ⒏ ?極,甚:樂死人。 異體字 尸 漢英互譯 die、end up、meet one's death、p |
死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死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