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天臺
- 拼音sī tiān tāi
- 注音ㄙ ㄊ一ㄢ ㄊㄞ
- 繁體司天臺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司天臺[ sī tiān tāi ]
⒈ ?官署名。掌管觀察天象、考定歷數(shù)等職。歷代設置專官,稱太史令。隋改太史監(jiān),唐初改為太史局,以后名稱屢改,有秘書閣局、渾天監(jiān)、渾儀監(jiān)、太史監(jiān)等名。至唐肅宗干元元年改為司天臺。除占候天象外,并預造來年歷頒于天下。參閱《舊唐書·職官志二》。
⒉ ?猶天文臺。又稱觀天臺。觀測天象的建筑。
引證解釋
⒈ ?官署名。掌管觀察天象、考定歷數(shù)等職。歷代設置專官,稱太史令。 隋 改太史監(jiān), 唐 初改為太史局,以后名稱屢改,有秘書閣局、渾天監(jiān)、渾儀監(jiān)、太史監(jiān)等名。至 唐 肅宗乾元 元年改為司天臺。除占候天象外,并預造來年歷頒于天下。參閱《舊唐書·職官志二》。
⒉ ?猶天文臺。又稱觀天臺。觀測天象的建筑。
引《元史·世祖紀七》:“太史令 王恂 等言:‘建司天臺於 大都,儀象圭表皆銅為之,宜增銅表高至四十尺,則景長而真?!?/span>
司天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天 | tiān | 大 | 4畫 | 基本字義 天 tiān(ㄊ一ㄢ) ⒈ ?在地面以上的高空:天空。天際。天罡(北斗星)。天淵(上天和深淵,喻差別大)。天馬行空(喻氣勢豪放,不受拘束)。 ⒉ ?在上面:天頭(書頁上面的空白)。 ⒊ ?氣候:天氣。天冷。 ⒋ ?季節(jié),時節(jié):冬天。 ⒌ ?日,一晝夜,或專指晝間:今天。 ⒍ ?指神仙或他們所住的地方:天上。天宮。 ⒎ ?自然界:天塹。天時。天籟(自然界的聲音,如風聲、鳥聲、流水聲)。 ⒏ ?〔天干( gān )〕古代用來記日或年 |
臺 | tái tāi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臺(臺、檯、颱) tái(ㄊㄞˊ) ⒈ ?高平的建筑物:亭臺樓閣。 ⒉ ?敬辭,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:臺鑒。臺甫。 ⒊ ?像臺的東西,器物的座子:井臺。窗臺。燈臺。 ⒋ ?量詞:一臺戲。 ⒌ ?臺灣省的簡稱:臺胞。臺幣。 ⒍ ?姓。 ⒎ ?桌子、案子:寫字臺。 ⒏ ?發(fā)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暴,稱“臺風”。 其他字義 臺 tāi(ㄊㄞ) ⒈ ?〔天臺〕①山名,在中國浙江省;②地名,在中國浙江省。 異體字 ? |
司 | sī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司 sī(ㄙ) ⒈ ?主管,操作:司法。司機。司令。司南(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,為現(xiàn)在指南針的始祖)。司空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;b.復姓)。司徒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,后為丞相;b.復姓)。司馬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務的長官;b.復姓)。司寇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獄、糾察的長官;b.復姓)。 ⒉ ?官署名稱:人事司。 ⒊ ?視察:司日月之長短。 ⒋ ?姓。 |
司天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司天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