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罪
- 拼音sì zuì
- 注音ㄙˋ ㄗㄨㄟ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四罪[ sì zuì ]
⒈ ?謂舜治共工、歡兜、三苗、鯀四兇之罪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 舜 治 共工、驩兜、三苗、鯀 四兇之罪。參見“四兇”。
引《書·舜典》:“流 共工 于 幽州,放 驩兜 于 崇山,竄 三苗 于 三危,殛 鯀 于 羽山,四罪而天下咸服。”
《后漢書·郅惲傳》:“昔 虞舜 輔 堯,四罪咸服?!?/span>
四罪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罪 | zuì | 罒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罪 zuì(ㄗㄨㄟˋ) ⒈ ?犯法的行為:犯罪。罪人。認(rèn)罪。有罪。罪惡。罪名。罪魁。罪行。罪證。罪責(zé)。罪孽(迷信的人認(rèn)為應(yīng)受到報(bào)應(yīng)的罪惡)。罪不容誅。 ⒉ ?過失,把過失歸到某人身上:功罪。罪愆。罪尤(“尤”,過失,罪過)。歸罪于人。 ⒊ ?刑罰:判罪。畏罪。待罪。請罪。 ⒋ ?苦難,痛苦:受罪。 異體字 辠 漢英互譯 sin、blame、crime、fault、guilt、pain、suffering 造字法 會意:從網(wǎng)、從非 English crime, sin, vice; evil; hardship |
四 | sì | 囗 | 5畫 | 基本字義 四 sì(ㄙˋ) ⒈ ?數(shù)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邊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四庫(古籍經(jīng)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國畫中對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 ⒉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(dāng)于簡譜中的低音“6”。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|
四罪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四罪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