嵩山三闕
- 拼音sōng shān sān quē
- 注音ㄙㄨㄥ ㄕㄢ ㄙㄢ ㄑㄩㄝ
- 繁體嵩山三闕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嵩山三闕[ sōng shān sān quē ]
⒈ ?指嵩山的太室、少室、開(kāi)母三石闕漢代銘文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嵩山 的 太室、少室、開(kāi)母 三石闕 漢 代銘文。
引清 吳玉搢 《金石存·漢少室神道石闕銘跋》:“嵩山 三石闕, 太室 以隸, 開(kāi)母、少室 以篆?!?br />清 翁方綱 《兩漢金石記》卷五:“嵩山 三闕,惟 太室 闕字差小,前銘,后繫官名,各以一圈標(biāo)界於首,亦金石文所罕見(jiàn)也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嵩山三闕[ sōng shān sān què ]
⒈ ?嵩山中太室、少室、開(kāi)母三山的石闕銘文。
嵩山三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嵩 | sōng | 山 | 1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嵩 sōng(ㄙㄨㄥ) ⒈ ?〔嵩山〕山名,在中國(guó)河南省。 ⒉ ?高:嵩巒(高聳的峰巒)。嵩呼(亦稱(chēng)“山呼”)。 異體字 崧 ? 漢英互譯 fleabane、lofty 造字法 原為形聲:從山、松聲 English high, lofty; one of the 5 peaks, situated in Hunan 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(lái)風(fēng)滿(mǎn)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(zhēng)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(chēng)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(wàn)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(xiě)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闕 | quē què | 門(mén) | 1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闕(闕) quē(ㄑㄩㄝ) ⒈ ?古代用作“缺”字??杖保荷懈蛾I闕。有懷疑的事情暫時(shí)不下斷語(yǔ),留待查考:闕疑。 ⒉ ?過(guò)錯(cuò):闕失。 ⒊ ?姓。 其他字義 闕(闕) què(ㄑㄩㄝˋ) ⒈ ?皇宮門(mén)前兩邊供瞭望的樓:宮闕。 ⒉ ?皇帝居處,借指朝廷:闕下?!按龔念^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”。 ⒊ ?京城,宮殿:“城闕輔三秦”。 ⒋ ?陵墓前兩邊的石牌坊:墓闕。 異體字 闕 造字法 形聲:外形內(nèi)聲 English watch tower; palace |
嵩山三闕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嵩山三闕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