歲星
- 拼音suì xīng
- 注音ㄙㄨㄟˋ ㄒ一ㄥ
- 繁體歲星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歲星[ suì xīng ]
⒈ ?即木星。古人認(rèn)識到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,其軌道與黃道相近,因?qū)⒅芴旆譃槭郑Q十二次。木星每年行經(jīng)一次,即以其所在星次來紀(jì)年,故稱歲星。
⒉ ?即太歲。用以喻災(zāi)禍。
⒊ ?相傳漢東方朔仕漢武帝為大中大夫。武帝暮年好仙術(shù),與朔狎昵,從朔求不老之藥及吉云、甘露等。朔嘗謂同舍郎曰:“天下知朔者唯大王公耳”。及朔卒,武帝召大王公問之,對以不知。問何能,對以善星歷。乃問諸星皆在否,曰:“諸星具在,獨不見歲星十八年,今復(fù)見耳。”帝仰天嘆曰:“東方朔生在朕傍十八年,而不知是歲星哉!”事見舊題漢郭憲《東方朔傳》。后遂用為典實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木星。古人認(rèn)識到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,其軌道與黃道相近,因?qū)⒅芴旆譃槭?,稱十二次。木星每年行經(jīng)一次,即以其所在星次來紀(jì)年,故稱歲星。
引《韓非子·飾邪》:“此非豐隆、五行、太一、王相、攝提、六神、五括、天河、殷搶、歲星數(shù)年在西也?!?br />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察日月之行,以揆歲星順逆?!?br />《舊唐書·憲宗紀(jì)上》:“壬申夜,月掩歲星?!?br />清 黃遵憲 《十月十九日至滬》詩:“海水萍蹤仍此地,歲星荔實忽周天。”
⒉ ?即太歲。用以喻災(zāi)禍。參見“太歲”、“歲破”。
引程善之 《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即次其韻》之一:“廿載江湖負(fù)壯心,終看 吳 越 歲星臨?!?/span>
⒊ ?相傳 漢 東方朔 仕 漢武帝 為大中大夫。 武帝 暮年好仙術(shù),與 朔 狎昵,從 朔 求不老之藥及吉云、甘露等。
引朔 嘗謂同舍郎曰:“天下知 朔 者唯 大王公 耳”
。及 朔 卒, 武帝 召 大王公 問之,對以不知。問何能,對以善星歷。乃問諸星皆在否,曰:“諸星具在,獨不見歲星十八年,今復(fù)見耳?!?br />帝仰天嘆曰:“東方朔 生在朕傍十八年,而不知是歲星哉!”
事見舊題 漢 郭憲 《東方朔傳》。后遂用為典實。 清 王圖炳 《游仙》詩:“君王欲乞長生術(shù),不道郎官是歲星?!?/span>
國語辭典
歲星[ suì xīng ]
⒈ ?木星。參見「木星」條。
引《史記·卷二七·天官書》:「察日月之行,以揆歲星順逆。」
歲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星 | xīng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星 xīng(ㄒ一ㄥ) ⒈ ?天文學(xué)上指宇宙間能發(fā)光的或反射光的天體;一般指夜間天空中發(fā)光的天體:星球。恒星。行( xíng )星。衛(wèi)星。披星戴月。 ⒉ ?細碎的小顆粒東西:火星兒。 ⒊ ?秤等衡器上記數(shù)的點:定盤星。 ⒋ ?軍官衣領(lǐng)上的徽記:五星將軍。 ⒌ ?形容夜間:星行。星奔。 ⒍ ?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:星宿。 ⒎ ?像星一樣排列,分散:星星點點。 ⒏ ?喻某一方面新出現(xiàn)的杰出人物:影星。歌星。 ⒐ ?古代婦女面上所飾的花點。 |
歲 | suì | 山 | 6畫 | 基本字義 歲(歲) suì(ㄙㄨㄟˋ) ⒈ ?年:歲首。歲暮。歲夕(即“除夕”)。歲除(年終)。歲闌(一年將盡的時候)。 ⒉ ?一年的收成,年景:歲兇(年成歉收)。歉歲(收成不好的年份)。 ⒊ ?年齡:年歲。周歲。 ⒋ ?星名:歲星(即“木星”。) ⒌ ?指時間,光陰:歲月(泛指時間)。 異體字 歲 亗 嵗 歳 ? 漢英互譯 year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year; age; harvest |
歲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歲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