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虜
- 拼音suǒ lǔ
- 注音ㄙㄨㄛˇ ㄌㄨˇ
- 繁體索虜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索虜[ suǒ lǔ ]
⒈ ?南北朝時南朝對北朝的蔑稱。索指發(fā)辮,古代北方民族多有發(fā)辮,故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南北朝 時 南朝 對 北朝 的蔑稱。索指發(fā)辮,古代北方民族多有發(fā)辮,故稱。 《宋書》有《索虜傳》。后亦用以稱其他少數(shù)民族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斷限》:“自五胡稱制,四海殊宅。參見“索頭”。
引江左 既承正朔,斥彼 魏胡。故 氐 羌 有録,索虜成傳?!?br />《資治通鑒·魏文帝黃初二年論》:“宋 魏 以降,南北分治,各有國史,互相排黜,南謂北為索虜,北謂南為島夷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索虜者,以北人辮髮,謂之索頭也?!?br />宋 陸游 《聞虜亂有感》詩:“近聞索虜自相殘,秋風(fēng)撫劍淚汍瀾?!?br />章炳麟 《箴新黨論》:“索虜入 關(guān) 以后,黨人已絶,而臭味所遺,百年未艾。”
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<越鐸>出世辭》:“越 人于是得三大自由,以更生于 越,索虜則負無量罪惡,以底于亡?!?/span>
國語辭典
索虜[ suǒ lǔ ]
⒈ ?南北朝時,北朝人編發(fā)為辮,狀似繩索,南朝人嗤之為「索虜」。
索虜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索 | suǒ | 糸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索 suǒ(ㄙㄨㄛˇ) ⒈ ?大繩子或大鏈子:索子。索道。鋼索。絞索。線索。 ⒉ ?搜尋,尋求:索引。思索。搜索。探索。 ⒊ ?討取,要:索還。索求。索取。勒索。 ⒋ ?盡,毫無:索然無味。 ⒌ ?單獨:離群索居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ask、cable、demand、dull、large rope、search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large rope, cable; rules, laws; to demand, to exact; to search, inquire; isolated |
虜 | lǔ | 虍 | 8畫 | 基本字義 虜(虜) lǔ(ㄌㄨˇ) ⒈ ?俘獲:虜獲。俘虜。(a.打仗時捉住敵人;b.打仗時捉住的敵人)。 ⒉ ?俘獲的人。 ⒊ ?中國古代對北方外族的貶稱。 異體字 虜 漢英互譯 captive、prisoner 造字法 形聲:從力、虍(hū)聲 English to capture, imprison, seize; a prison |
索虜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索虜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