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袞
- 拼音tái gǔn
- 注音ㄊㄞˊ ㄍㄨㄣˇ
- 繁體臺袞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臺袞[ tái gǔn ]
⒈ ?猶臺輔。袞,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禮服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臺輔。袞,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禮服。
引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十反·太尉沛國劉叔方》:“叔方 爾乃翻然改志,以禮進(jìn)退,三登臺袞,號為名宰?!?br />《北史·豆盧寧楊紹等傳論》:“﹝ 觀德王 ﹞位登臺袞,慶流后嗣?!?br />唐 白居易 《與韓弘詔》:“夫外擁旌旄,爪牙之重任;內(nèi)參臺袞,股肱之寄深?!?/span>
臺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臺 | tái tāi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臺(臺、檯、颱) tái(ㄊㄞˊ) ⒈ ?高平的建筑物:亭臺樓閣。 ⒉ ?敬辭,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(guān)的事物:臺鑒。臺甫。 ⒊ ?像臺的東西,器物的座子:井臺。窗臺。燈臺。 ⒋ ?量詞:一臺戲。 ⒌ ?臺灣省的簡稱:臺胞。臺幣。 ⒍ ?姓。 ⒎ ?桌子、案子:寫字臺。 ⒏ ?發(fā)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(fēng)暴,稱“臺風(fēng)”。 其他字義 臺 tāi(ㄊㄞ) ⒈ ?〔天臺〕①山名,在中國浙江??;②地名,在中國浙江省。 異體字 ? |
袞 | gǔn | 衣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袞 gǔn(ㄍㄨㄣˇ) ⒈ ?古代君王等的禮服:袞服。袞衣。袞冕。華袞(色彩絢麗的官服)。 異體字 ? 卷 緷 袞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eremonial dress worn by the emperor |
臺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臺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