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省
- 拼音tái shěng
- 注音ㄊㄞˊ ㄕㄥˇ
- 繁體臺省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臺省[ tái shěng ]
⒈ ?漢的尚書臺,三國魏的中書省,都是代表皇帝發(fā)布政令的中樞機關(guān)。后因以“臺省”指政府的中央機構(gòu)。南北朝以來,雖然尚書臺已多改稱尚書省,并逐漸形成中書、門下、尚書三省分權(quán)的制度,但“臺省”之稱仍沿用不變。
⒉ ?唐代有時亦將三和公御史臺合稱為“臺省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漢 的尚書臺, 三國 魏 的中書省,都是代表皇帝發(fā)布政令的中樞機關(guān)。后因以“臺省”指政府的中央機構(gòu)。 南北朝 以來,雖然尚書臺已多改稱尚書省,并逐漸形成中書、門下、尚書三省分權(quán)的制度,但“臺省”之稱仍沿用不變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夏侯玄傳》“豐 不知而往,即殺之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豐 在臺省,常多託疾?!?br />《舊唐書·劉祥道傳》:“漢 魏 以來,權(quán)歸臺省,九卿皆為常伯屬官?!?br />唐 杜甫 《醉時歌》:“諸袞省袞登臺省, 廣文先生 官獨冷?!?/span>
⒉ ?唐 代有時亦將三和公御史臺合稱為“臺省”。
國語辭典
臺省[ tái shěng ]
⒈ ?漢時尚書的稱呼。
⒉ ?唐時尚書省、門下省、中書省的總稱。
引唐·韓愈〈柳子厚墓志銘〉:「使子厚在臺省時,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馬刺史時,亦自不斥?!?/span>
⒊ ?臺灣省政府功能業(yè)務(wù)與組織調(diào)整前的縮稱。參見「臺灣省」條。
臺省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臺 | tái tāi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臺(臺、檯、颱) tái(ㄊㄞˊ) ⒈ ?高平的建筑物:亭臺樓閣。 ⒉ ?敬辭,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(guān)的事物:臺鑒。臺甫。 ⒊ ?像臺的東西,器物的座子:井臺。窗臺。燈臺。 ⒋ ?量詞:一臺戲。 ⒌ ?臺灣省的簡稱:臺胞。臺幣。 ⒍ ?姓。 ⒎ ?桌子、案子:寫字臺。 ⒏ ?發(fā)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(fēng)暴,稱“臺風(fēng)”。 其他字義 臺 tāi(ㄊㄞ) ⒈ ?〔天臺〕①山名,在中國浙江省;②地名,在中國浙江省。 異體字 ? |
省 | shěng xǐng | 目 | 9畫 | 基本字義 省 shěng(ㄕㄥˇ) ⒈ ?地方行政區(qū)域:省份。省會。 ⒉ ?節(jié)約,不費:省錢。省事。省吃儉用。 ⒊ ?簡易,減免:省略。省稱。省寫。 ⒋ ?中國古官署名:中書?。ǎ幔簳x開始設(shè)置,總管國家政務(wù),歷代有所沿革,唐初設(shè)“中書、尚書、門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書省”兼管“尚書省”的職權(quán),權(quán)更重,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,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“行中書省”,簡稱“省”,是現(xiàn)在“省”的來歷)。尚書省。門下省。秘書省。 |
臺省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臺省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