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沐
- 拼音tāng mù
- 注音ㄊㄤ ㄇㄨˋ
- 繁體湯沐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湯沐[ tāng mù ]
⒈ ?沐浴。特指為死者沐浴所用熱水等物。泛指其它燙洗用的熱水。指湯沐邑。
引證解釋
⒈ ?沐浴。
引《公羊傳·隱公八年》:“邴 者何? 鄭 湯沐之邑也。天子有事于 泰山,諸侯皆從, 泰山 之下,諸侯皆有湯沐之邑焉。”
何休 注:“有事者,巡守祭天告至之禮也,當沐浴絜齊以致其敬,故謂之湯沐邑也?!?br />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君誠能聽臣, 燕 必致旃裘狗馬之地, 齊 必致魚鹽之海, 楚 必致橘柚之園, 韓、魏、中山 皆可使致湯沐之奉?!?br />宋 陸游 《自笑》詩自注:“臘月五日湯沐、按摩幾半日,是早左車第二牙脫去?!?/span>
⒉ ?特指為死者沐浴所用熱水等物。
引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湯沐具而蟣蝨相弔,大廈成而燕雀相賀,憂樂別也?!?br />《梁書·任昉傳》:“雖情謬先覺,而跡淪驕餌,湯沐具而非弔,大廈構而相驩。”
清 梁章鉅 《退庵隨筆·家禮一》:“吾鄉(xiāng)喪禮,自成服后,黎明具湯沐,主人以下皆哭。”
⒊ ?泛指其它燙洗用的熱水。
引嚴復 《救亡決論》:“中國 一大豕也,羣虱總總,處其奎蹄曲隈,必有一日焉,屠人操刀,具湯沐以相待,至是而始相吊焉,固已晚矣?!?/span>
⒋ ?指湯沐邑。參見“湯沐邑”。
引《后漢書·班彪傳》:“又舊制,太子食湯沐十縣?!?br />唐 張說 《鄎國長公主神道碑》:“邸弟立官,湯沐建封。”
明 唐順之 《皇陵行》:“江 左 金陵 扶地軸, 漢 家 豐沛 還湯沐?!?/span>
國語辭典
湯沐[ tāng mù ]
⒈ ?湯,熱水,用來洗澡。沐,洗頭發(fā)。湯沐即沐浴。
引宋·蘇軾〈次韻子由浴罷〉詩:「理發(fā)千梳凈,風晞勝湯沐。」
⒉ ?洗濯用的水。
引《淮南子·說林》:「湯沐具而蟣虱相吊,大廈成而燕雀相賀?!?/span>
湯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湯 | tāng shāng | 氵 | 6畫 | 基本字義 湯(湯) tāng(ㄊㄤ) ⒈ ?熱水:湯雪。赴湯蹈火。揚湯止沸。 ⒉ ?煮東西的汁液:米湯。參( shēn )湯。 ⒊ ?烹調后汁特別多的食物:雞湯。菜湯。清湯。 ⒋ ?專指溫泉(現多用于地名):湯泉(溫泉)。湯山(在中國北京市)。 ⒌ ?中藥的劑型:湯劑。湯藥。 ⒍ ?姓。 其他字義 湯(湯) shāng(ㄕㄤ) ⒈ ?〔湯湯〕大水急流的樣子,如“河水湯湯”,“浩浩湯湯”。 ⒉ ?(湯) 異體字 湯 漢英互譯 boiling water、broth、gippo、soup、hot |
沐 | mù | 氵 | 7畫 | 基本字義 沐 mù(ㄇㄨˋ) ⒈ ?洗頭發(fā):沐浴。櫛風沐雨(喻辛苦奔波,飽經風雨)。 ⒉ ?潤澤,或受潤澤:沐恩。 ⒊ ?古代官員休假:沐日。休沐。 ⒋ ?整治:助之沐槨。 ⒌ ?米汁。 ⒍ ?姓。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木聲 English bathe, cleanse, wash, shampoo |
湯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湯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