檀欒
- 拼音tán luán
- 注音ㄊㄢˊ ㄌㄨㄢˊ
- 繁體檀欒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檀欒[ tán luán ]
⒈ ?秀美貌。詩文中多用以形容竹。借指竹。
引證解釋
⒈ ?秀美貌。詩文中多用以形容竹。
引漢 枚乘 《梁王菟園賦》:“脩竹檀欒,夾池水,旋菟園,并馳道。”
唐 王叡 《竹》詩:“成韻含風已蕭瑟,媚漣凝淥更檀欒?!?/span>
⒉ ?借指竹。
引宋 梅堯臣 《和刁太傅新墅十題·移竹》:“遠愛檀欒碧逕開,荷鉏乘雨破秋苔?!?/span>
國語辭典
檀欒[ tán luán ]
⒈ ?美好的樣子。多用以形容竹子。
引漢·枚乘〈梁王菟園賦〉:「修竹檀欒,夾池水,旋菟園。」
唐·王叡〈竹〉詩:「成韻含風已蕭瑟,媚漣凝淥更檀欒?!?/span>
檀欒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檀 | tán | 木 | 17畫 | 基本字義 檀 tán(ㄊㄢˊ) ⒈ ?落葉喬木,木質(zhì)堅硬,用于制家具、樂器(亦稱“青檀”)。 ⒉ ?淺絳色:檀口(形容紅艷的嘴唇)。 ⒊ ?〔檀香〕常綠喬木,產(chǎn)在熱帶及亞熱帶,木質(zhì)堅硬,有香氣,可制器物及香料,又可入藥。 ⒋ ?〔紫檀〕常綠喬木,木材堅硬,帶紅色,可制貴重家具或工藝品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單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sandalwood, hardwood; surname |
欒 | luán | 木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欒(欒) luán(ㄌㄨㄢˊ) ⒈ ?落葉喬木。葉含鞣質(zhì),可制栲膠?;扇胨帲挚勺鼽S色染料。木材可制器具,種子可榨油。 ⒉ ?柱上的曲木,兩端以承斗拱。 ⒊ ?鐘口的兩角。 ⒋ ?古同“孿”,雙生子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欒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name of tree; a part of cornice |
檀欒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檀欒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