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棓
- 拼音táo bàng
- 注音ㄊㄠˊ ㄅㄤˋ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桃棓[ táo bàng ]
⒈ ?桃木作的杖。后用以驅(qū)鬼邪。
引證解釋
⒈ ?桃木作的杖。后用以驅(qū)鬼邪。
引《淮南子·詮言訓(xùn)》:“王子 慶忌 死於劍, 羿 死於桃棓。”
高誘 注:“棓,大杖,以桃木為之,以擊殺 羿,由是以來(lái)鬼畏桃也?!?/span>
桃棓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桃 | táo | 木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桃 táo(ㄊㄠˊ) ⒈ ?落葉小喬木,品種很多,果實(shí)略呈球形,表面有短絨毛,味甜,有大核,核仁可入藥:桃兒。桃李(喻所教的學(xué)生)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(喻實(shí)至名歸,尚事實(shí),不尚虛名)。世外桃源(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)。 ⒉ ?形狀像桃子的:棉桃兒。 ⒊ ?指核桃:桃仁。桃酥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peach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兆聲 English peach; marriage; surname |
棓 | bàng pǒu bèi bēi | 木 | 12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棓 bàng(ㄅㄤˋ) ⒈ ?古同“棒”,棒子。 ⒉ ?連枷,一種農(nóng)具。 ⒊ ?星宿名,“天棓”的簡(jiǎn)稱(chēng)。 ⒋ ?根。 其他字義 棓 pǒu(ㄆㄡˇ) ⒈ ?舖在高低不平處的跳板。 ⒉ ?古書(shū)上說(shuō)的一種樹(shù)。 其他字義 棓 bèi(ㄅㄟˋ) ⒈ ?〔五棓子〕同“五倍子”,五倍子蟲(chóng)寄生在鹽膚木上形成的蟲(chóng)癭,含有單寧酸,可以入藥,也可以做染料。 其他字義 棓 bēi(ㄅㄟ) ⒈ ?古同“杯”,古代盛羹及注酒的器皿。 異體字 杯 棒 ?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咅聲 |
桃棓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桃棓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