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舌
- 拼音tiáo shé
- 注音ㄊ一ㄠˊ ㄕㄜˊ
- 繁體調舌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調舌[ tiáo shé ]
⒈ ?啼鳴。
⒉ ?學說話。
⒊ ?耍嘴皮子。
引證解釋
⒈ ?啼鳴。
引宋 邵雍 《暮春吟》:“梁間新燕未調舌,天末歸鴻已著行。”
金 元好問 《楊柳》詩:“楊柳青青溝水流,鶯兒調舌弄嬌柔?!?br />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四:“詩者,人之精神也;人老則精神衰葸,往往多頽唐浮泛之詞, 香山、放翁 尚且不免,而況后人乎?故余有句云:‘鶯老莫調舌,人老莫作詩?!?/span>
⒉ ?學說話。
引梁啟超 《阿莊》詩:“阿莊 始生今周晬,蕙質已與常兒殊。調舌漸聞鶯恰恰,扶牀更見蟹跦跦?!?/span>
⒊ ?耍嘴皮子。
引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媾媒》:“不要調舌,且説正經(jīng)事?!?/span>
調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舌 | shé | 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舌 shé(ㄕㄜˊ) ⒈ ?人或動物嘴里辨別滋味、幫助咀嚼和發(fā)音的器官:舌頭。舌耕(a.指讀書勤奮;b.舊時學者授徒,依口說謀生,好像農(nóng)夫耕田得粟)。唇槍舌劍。 ⒉ ?語言辯論的代稱:舌戰(zhàn)(激烈議論)。 ⒊ ?像舌頭的東西:帽舌?;鹕?。 ⒋ ?鈴或釋中的錘。 ⒌ ?指箭靶兩旁上下伸出的部分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ingua、tongu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ngue; clapper of bell; KangXi radical 135 |
調 | tiáo diào zhōu | 讠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調(調) tiáo(ㄊ一ㄠˊ) ⒈ ?搭配均勻,配合適當:調和。調諧。風調雨順。飲食失調。 ⒉ ?使搭配均勻,使協(xié)調:調配。調味。 ⒊ ?調停使和解(調解雙方關系):調停。調處。 ⒋ ?調劑:以臨萬貨,以調盈虛。 ⒌ ?調理使康復:調養(yǎng)。調攝。 ⒍ ?調教;訓練:有膂力,善調鷹隼。 ⒎ ?挑逗;戲弄:調笑。調情。調戲。酒后相調。 其他字義 調(調) diào(ㄉ一ㄠˋ) ⒈ ?樂曲;樂譜:曲調。采菱調。 ⒉ ?樂曲定音的基調或音階:C大 |
調舌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調舌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