貼麻
- 拼音tiē má
- 注音ㄊ一ㄝ ㄇㄚˊ
- 繁體貼麻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貼麻[ tiē má ]
⒈ ?唐宋時任命大臣用黃白麻紙頒詔,如有改動,則須改貼重寫,叫做“貼麻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 宋 時任命大臣用黃白麻紙頒詔,如有改動,則須改貼重寫,叫做“貼麻”。
引宋 洪邁 《容齋三筆·趙丞相除拜》:“是時以 陳執(zhí)中 為昭文相, 竦 為集賢相,御史言:‘ 竦 向在 陜西,與 執(zhí)中 議論不協(xié),不可同寅政地?!妒琴N麻改命,而初制不出?!?br />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昆命元龜辨證本末》:“昔 歐陽修 論 韓琦、富弼、范仲淹 立黨事,在為 河北 轉(zhuǎn)運使時,故敢援此以為比,乞行貼麻。 史相 得之甚駭,遂拜表繳奏,且謂當(dāng)時惟知恭聽王言,所有制詞,合取會詞臣合與不合貼麻?!?br />清 李賡蕓 《炳燭編·貼麻》:“蓋貼麻者改貼之謂?!?/span>
貼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貼 | tiē | 貝 | 9畫 | 基本字義 貼(貼) tiē(ㄊ一ㄝ) ⒈ ?粘,把一種東西粘在另一種東西上:貼金。粘貼。剪貼。 ⒉ ?靠近,緊挨:貼近。貼切(密合、恰當(dāng)、確切)。貼心。 ⒊ ?添補(bǔ),補(bǔ)助:補(bǔ)貼。津貼。倒( dào )貼。貼息(用期票調(diào)換現(xiàn)款時付出利息)。 ⒋ ?同“帖”。 ⒌ ?傳統(tǒng)戲劇角色名:貼旦(次要的旦角。簡稱“貼”)。 異體字 貼 漢英互譯 adhibit、allowance、glue、keep close to、paste、stick 相關(guān)字詞 揭 造字法 形聲:從貝、占聲 English paste to, stick on; attached |
麻 | má | 麻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麻 má(ㄇㄚˊ) ⒈ ?草本植物,種類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苧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亞麻”等。莖皮纖維通常亦稱“麻”,可制繩索、織布:麻布。麻衣。麻袋。麻繩。麻紡。 ⒉ ?指“芝麻”:麻醬。麻油。 ⒊ ?像腿、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:腳麻了。 ⒋ ?感覺不靈,或喪失感覺,引申為思想不敏銳:麻痹。麻醉。麻木不仁。 ⒌ ?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:麻子。 ⒍ ?帶細(xì)碎斑點的:麻雀。麻蠅。 ⒎ ?喻紛亂:麻亂。麻沸。 ⒏ |
貼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貼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