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繩
- 拼音tiě shéng
- 注音ㄊ一ㄝˇ ㄕㄥˊ
- 繁體鐵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鐵繩[ tiě shéng ]
⒈ ?猶鐵鏈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鐵鏈。
引唐 馮贄 《云仙雜記·茶燋縛奴投火》:“鴻漸 怒,以鐵繩縛奴投火中。”
《金史·忠義傳三·禹顯》:“軍內(nèi)變,城破被擒,帥義之,不欲加害,初以鐵繩鈐之,既而密與舊部曲二十人遁去。”
趙樹理 《催糧差》:“九孩 再不往下問,掏出小鐵繩來套在 甲午 的脖子上,用小鐵鎖崩的一聲鎖住。”
鐵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鐵 | tiě | 钅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鐵(鐵) tiě(ㄊ一ㄝˇ) ⒈ ?一種金屬元素,工業(yè)上用途極廣,可以煉鋼,可制各種器械,亦是生物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(zhì)。 ⒉ ?形容堅(jiān)硬:鐵拳。鐵軍。鐵騎。金戈鐵馬。鐵漢。鐵蹄。鐵腕。 ⒊ ?形容確定不移:鐵錚錚。鐵的紀(jì)律。鐵證。 ⒋ ?形容剛正:鐵面無私。 ⒌ ?形容表情嚴(yán)肅:他總是鐵著臉。 ⒍ ?黑色:鐵驪。鐵青。 ⒎ ?兵器的代稱:手無寸鐵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鐵 鉄 銕 鐡 ? 漢英互譯 iron、determine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iron; str |
繩 | shéng | 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繩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?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:繩子。繩索。纜繩。繩梯。繩操。繩伎(a.雜技中的走繩;b.舊時(shí)指走繩的女藝人)。繩鋸木斷(喻力量雖小,只要堅(jiān)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)。 ⒉ ?木工用的墨線,引申為標(biāo)準(zhǔn)、法則,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(biāo)準(zhǔn)去衡量、糾正:繩墨。準(zhǔn)繩。繩正。繩之以法。 ⒊ ?繼續(xù):“繩其祖武”(繼承祖先)。 ⒋ ?贊譽(yù):“繩息媯以語楚子”(“息媯”,人名)。 |
鐵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鐵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