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文館
- 拼音tóng wén guǎn
- 注音ㄊㄨㄥˊ ㄨㄣˊ ㄍㄨㄢˇ
- 繁體同文館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同文館[ tóng wén guǎn ]
⒈ ?宋代四方館之一。專以接待青唐、高麗使節(jié)。清代培養(yǎng)外交翻譯人才的學(xué)校。1862年(同治元年)在北京成立,附屬于總理各國事務(wù)衙門,主要學(xué)習(xí)外文。
引證解釋
⒈ ?宋 代四方館之一。專以接待 青唐、高麗 使節(jié)。 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制度·四方館》:“四方館。
引宋 :都亭驛 以待 遼 ; 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、阿黎、于闐、新羅、渤海 ; 懷遠驛 以待 交趾 ;同文館以待 青唐、高麗?!?br />《宋史·禮志二二》:“紹興 二年, 高麗 遣使副來貢,并賜酒食于同文館?!?/span>
⒉ ?清 代培養(yǎng)外交翻譯人才的學(xué)校。1862年( 同治 元年)在 北京 成立,附屬于總理各國事務(wù)衙門,主要學(xué)習(xí)外文。參閱《清續(xù)文獻通考·學(xué)校十四》。
引《清史稿·選舉志二》:“又震於列強之船堅礮利,急須養(yǎng)成繙譯與製造船械及海陸軍之人才。故其時首先設(shè)置之學(xué)校,曰京師同文館,曰上海廣方言館,曰福建船政學(xué)堂及南北洋水師、武備等學(xué)堂?!?br />嚴復(fù) 《原強》:“海禁大開以還;所興發(fā)者亦不少矣:譯署,一也;同文館,二也;船政,三也?!?br />《孽?;ā返诙兀骸拔覅s曉得去年三月,京里開了同文館,考取聰俊子弟,學(xué)習(xí)推步及各國語言?!?/span>
國語辭典
同文館[ tóng wén guǎn ]
⒈ ?宋代四方館之一。專門接待高麗使臣的別館。
引《宋史·卷一一九·禮志二十二》:「紹興二年,高麗遣使副來貢,并賜酒食于同文館?!?br />《宋史·卷一六五·職官志五》:「同文館及管勾所,掌高麗使命?!?/span>
⒉ ?清咸豐十年(西元1862)?在北京所創(chuàng)立的外語專門機構(gòu)。分為英、法、德、俄、日文等科,造就外交、翻譯人才。
引《清史稿·卷一〇七·選舉志二》:「震于列強之船堅炮利,急須養(yǎng)成繙譯與制造船械及海陸軍之人才。故其時首先設(shè)置之學(xué)校,曰京師同文館,曰上海廣方言館?!?br />《孽?;āさ诙亍罚骸肝覅s曉得去年三月,京里開了同文館,考取聰俊子弟,學(xué)習(xí)推步及各國語言?!?/span>
同文館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文 | wén | 文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文 wén(ㄨㄣˊ) ⒈ ?事物錯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:燦若文錦。 ⒉ ?刺畫花紋:文身。 ⒊ ?記錄語言的符號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辭。 ⒋ ?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(guān)的:文憑。文藝。文體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獻(指有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)。文采(a.文辭、文藝方面的才華;b.錯雜艷麗的色彩)。 ⒌ ?人類勞動成果的總結(jié):文化。文物。 ⒍ ?自然界的某些現(xiàn)象:天文。水文。 ⒎ ?舊時指禮節(jié)儀式:虛文。繁文縟節(jié)(過多的 |
同 | tóng tòng | 口 | 6畫 | 基本字義 同 tóng(ㄊㄨㄥˊ) ⒈ ?一樣,沒有差異;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統(tǒng)一;b.共同的一個或一種)。同儕(同輩)。同庚(同歲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;b.同行業(yè)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敵愾。同工異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 ⒉ ?共,在一起(從事):共同。同學(xué)。同步。殊途同歸。同舟共濟。 ⒊ ?和,跟:同流合污。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同 tòng(ㄊㄨㄥˋ) ⒈ ?〔胡同〕見“胡”。 異體字 仝 詷 漢英互 |
館 | guǎn | 饣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館(館) guǎn(ㄍㄨㄢˇ) ⒈ ?招待賓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:賓館。旅館。館舍。 ⒉ ?一個國家在另一個國家外交人員常駐的住所:大使館。領(lǐng)事館。 ⒊ ?某些服務(wù)性商店的名稱:茶館。照相館。 ⒋ ?一些文化工作場所:報館。博物館。文化館。館藏。 ⒌ ?舊時指教學(xué)的地方:家館。蒙館。坐館。 異體字 館 舘 漢英互譯 a place for cultural or sports activities、accommodation for guests、embassy、shop 造字法 形聲:從饣、官聲 English public building |
同文館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同文館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