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坐
- 拼音tóng zuò
- 注音ㄊㄨㄥˊ ㄗㄨㄛ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同坐[ tóng zuò ]
⒈ ?同席而坐。
⒉ ?指同席的人。
⒊ ?謂同為一事獲罪。
引證解釋
⒈ ?同席而坐。
引《漢書·爰盎傳》:“慎夫人 乃妾,妾主豈可以同坐哉!”
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蘇子瞻與姜潛同坐舉令》:“蘇子瞻 與 姜潛 同坐?!?br />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回:“玄德 就邀他同坐,叩其姓名。”
⒉ ?指同席的人。
引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:“顧榮 在 洛陽,嘗應(yīng)人請(qǐng),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,因輟己施焉,同坐嗤之。”
⒊ ?謂同為一事獲罪。
引《孔子家語·正論》:“韓宣子 問罪於 叔向,叔向 曰:‘三姦同坐,施生戮死可也?!?br />《鹖冠子·王鈇》“其罪伍長以同” 宋 陸佃 解:“同,謂同坐伍人之罪?!?/span>
國語辭典
同坐[ tóng zuò ]
⒈ ?同席而坐。
引《漢書·卷四九·爰盎傳》:「慎夫人乃妾,妾主豈可以同坐哉!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三七回》:「慕政也合他認(rèn)識(shí),拉來同坐。」
⒉ ?同罪連坐。
引《孔子家語·卷九·正論》:「三奸同坐,施生戮死可也?!?/span>
同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坐 | zuò | 土 | 7畫 | 基本字義 坐 zuò(ㄗㄨㄛˋ) ⒈ ?古人雙膝跪地,把臀部靠在腳后跟上,這是其本義,后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:席地而坐。坐待。坐墊。坐骨。坐化(佛教指和尚盤膝坐著死去)。坐禪。坐功。坐騎。 ⒉ ?乘,搭:坐車。坐船。 ⒊ ?堅(jiān)守,引申為常駐,不動(dòng):“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”。坐莊。 ⒋ ?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對(duì)著某一方向:坐落。坐北朝南。 ⒌ ?把鍋、壺等放在火上:坐鍋。 ⒍ ?物體向后施壓力:房頂往后坐。 ⒎ ?介詞,因,由于, |
同 | tóng tòng | 口 | 6畫 | 基本字義 同 tóng(ㄊㄨㄥˊ) ⒈ ?一樣,沒有差異;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統(tǒng)一;b.共同的一個(gè)或一種)。同儕(同輩)。同庚(同歲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;b.同行業(yè)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敵愾。同工異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 ⒉ ?共,在一起(從事):共同。同學(xué)。同步。殊途同歸。同舟共濟(jì)。 ⒊ ?和,跟:同流合污。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同 tòng(ㄊㄨㄥˋ) ⒈ ?〔胡同〕見“胡”。 異體字 仝 詷 漢英互 |
同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同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