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蛭
- 拼音tūn zhì
- 注音ㄊㄨㄣ ㄓ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吞蛭[ tūn zhì ]
⒈ ?春秋楚惠王(一說楚莊王)食寒葅,有蛭,恐司廚者獲罪,乃暗吞之。事見漢賈誼《新書·春秋》。后以頌王者寬仁待下。
引證解釋
⒈ ?春秋 楚惠王 (一說 楚莊王 )食寒葅,有蛭,恐司廚者獲罪,乃暗吞之。事見 漢 賈誼 《新書·春秋》。后以頌王者寬仁待下。
引《舊唐書·姚崇傳》:“楚王 吞蛭,厥疾用瘳……皆志在安人,思不失禮?!?br />《資治通鑒·唐玄宗開元三年》:“昔 楚莊 吞蛭而愈疾, 孫叔 殺蛇而致福?!?/span>
吞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蛭 | zhì | 蟲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蛭 zhì(ㄓˋ) ⒈ ?〔水蛭〕環(huán)節(jié)動(dòng)物,身體長(zhǎng)形,稍扁,墨綠色,尾端有吸盤,雌雄同體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,能吸人畜的血。唾液中含有水蛭素,醫(yī)學(xué)上能發(fā)揮抗凝血作用。蟲體經(jīng)干燥炮制后入中藥。俗稱“螞蟥”“馬鱉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eech 造字法 形聲:從蟲、至聲 English leech |
吞 | tūn | 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吞 tūn(ㄊㄨㄣ) ⒈ ?不嚼或不細(xì)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氣吞山河。忍氣吞聲。 ⒉ ?兼并,侵占:吞沒( mò )。吞并。吞蝕。吞占。 異體字 吳 呑 漢英互譯 annex、gulp、swallow 相關(guān)字詞 吐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天聲 English swallow; absorb, annex, engulf |
吞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吞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