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孫草
- 拼音wáng sūn cǎo
- 注音ㄨㄤˊ ㄙㄨㄣ ㄘㄠˇ
- 繁體王孫草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王孫草[ wáng sūn cǎo ]
⒈ ?漢·淮南小山《招隱士》:“王孫游兮不歸,春草生兮萋萋?!焙笠浴巴鯇O草”指牽人離愁的景色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以“王孫草”指牽人離愁的景色。
引漢 淮南小山 《招隱士》:“王孫游兮不歸,春草生兮萋萋?!?br />唐 李頎 《題少府監(jiān)李丞山池》詩:“窗外王孫草,牀頭 中散 琴。清風(fēng)多仰慕,吾亦爾知音?!?br />宋 穆修 《寒食》詩:“江邊又寒食,傖客奈離襟。恨滿王孫草,愁多望帝禽?!?br />元 丁鶴年 《兵后還武昌》詩之一:“歸期實誤王孫草,遠(yuǎn)信虛憑驛使梅?!?br />清 朱鶴齡 《哭葉中翰元禮》詩:“遠(yuǎn)道王孫草,羈愁少婦詞。”
王孫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王 | wáng wàng | 王 | 4畫 | 基本字義 王 wáng(ㄨㄤˊ) ⒈ ?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,現(xiàn)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:王國。王法。公子王孫。王朝( cháo )。 ⒉ ?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:王公。王侯。 ⒊ ?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(lǐng):山大王。蜂王。王牌(橋牌中最大的牌;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)。 ⒋ ?大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 ⒌ ?姓。 其他字義 王 wàng(ㄨㄤˋ) ⒈ ?古代指統(tǒng)治者謂以仁義取得天下:王天下。王此大邦。 異體字 玉 漢英互譯 amir、great、king 造字法 |
孫 | sūn xùn | 子 | 6畫 | 基本字義 孫(孫) sūn(ㄙㄨㄣ) ⒈ ?兒子的兒子:孫子。孫女。 ⒉ ?跟孫子同輩的親屬:外孫。侄孫(侄兒的子女)。 ⒊ ?孫子以后的各代:曾( zēng )孫(孫子的子女)。玄孫(曾孫的子女)。子孫(兒子和孫子,泛指后代)。王孫(貴族的子孫后代)。 ⒋ ?植物再生成孳生的:孫竹(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)。 ⒌ ?姓。 其他字義 孫(孫) xùn(ㄒㄨㄣˋ) ⒈ ?古同“遜”。 異體字 孫 漢英互譯 grandson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grandchild, descendent; sur |
草 | cǎo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草 cǎo(ㄘㄠˇ) ⒈ ?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、莊稼、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(tǒng)稱;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,包括莊稼和蔬菜:青草。野草。茅草。水草?;ú?。草鞋。草堂(茅草蓋的堂屋,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,有自謙卑陋的意思)。草原。草坪。草行露宿。草菅人命。 ⒉ ?特指用作燃料、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:草料。柴草。稻草。 ⒊ ?粗糙,不細(xì)致:草率( shuài )。草鄙(粗野樸陋)。草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⒋ |
王孫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王孫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