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庭
- 拼音wáng tíng
- 注音ㄨㄤˊ ㄊ一ㄥ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王庭[ wáng tíng ]
⒈ ?朝廷。
⒉ ?指我國西北少數(shù)民族君長設(shè)幕立朝的地方。
引證解釋
⒈ ?朝廷。
引《易·夬》:“揚于王庭?!?br />孔穎達 疏:“王庭是百官所在之處。”
《漢書·王莽傳中》:“拜爵王庭,謝恩私門者,祿去公室,政從亡矣。”
唐 李白 《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》:“納忠王庭,名鏤鐘鼎?!?/span>
⒉ ?指我國西北少數(shù)民族君長設(shè)幕立朝的地方。
引《文選·司馬遷<報任少卿書>》:“﹝ 李陵 ﹞深踐戎馬之地,足歷王庭?!?br />李善 注:“單于所居之處,號曰王庭?!?br />《漢書·匈奴傳上》:“是后 匈奴 遠遁,而漠南無王庭?!?br />明 梁辰魚 《念奴嬌序·擬出塞》套曲:“曾有擒虜王庭;還有殺敵 居胥,戰(zhàn)無不勝,竹帛丹青?!?/span>
國語辭典
王庭[ wáng tíng ]
⒈ ?朝廷。
引《易經(jīng)·夬卦》:「揚于王庭?!?br />唐·孔穎達·正義:「王庭是百官所在之處。」
唐·李白〈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〉:「皆納忠王庭,名鏤鐘鼎?!?/span>
⒉ ?匈奴等異族君長上朝的地方。
引《漢書·卷九四·匈奴傳上》:「是后匈奴遠遁,而漠南無王庭?!?br />《文選·司馬遷·報任少卿書》:「深踐戎馬之地,足歷王庭?!?/span>
王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王 | wáng wàng | 王 | 4畫 | 基本字義 王 wáng(ㄨㄤˊ) ⒈ ?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,現(xiàn)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:王國。王法。公子王孫。王朝( cháo )。 ⒉ ?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:王公。王侯。 ⒊ ?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(lǐng):山大王。蜂王。王牌(橋牌中最大的牌;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)。 ⒋ ?大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 ⒌ ?姓。 其他字義 王 wàng(ㄨㄤˋ) ⒈ ?古代指統(tǒng)治者謂以仁義取得天下:王天下。王此大邦。 異體字 玉 漢英互譯 amir、great、king 造字法 |
庭 | tíng | 廣 | 9畫 | 基本字義 庭 tíng(ㄊ一ㄥˊ) ⒈ ?堂階前的院子:庭院。庭園。庭除(“除”,臺階)。 ⒉ ?廳堂:庭宇。庭闈(父母所屬內(nèi)室,借指父母)。庭訓(xùn)(父親的教誨,亦指家教)。家庭。 ⒊ ?審判案件的處所或機構(gòu):法庭。 ⒋ ?古同“廷”,朝廷。 異體字 廷 閮 漢英互譯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造字法 形聲:從廣、廷聲 English courtyard; spacious hall or yard |
王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王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