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洛
- 拼音wǎn luò
- 注音ㄨㄢˇ ㄌㄨㄛ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宛洛[ wǎn luò ]
引證解釋
⒈ ?二古邑的并稱。即今之 南陽 和 洛陽。常借指名都。
引漢 王逸 《荔支賦》:“宛 洛 少年, 邯鄲 游士。”
《文選·謝朓<和徐都曹>》:“宛 洛 佳遨游,春色滿皇州?!?br />張銑 注:“宛,南陽 也; 洛,洛陽 也;皇州,帝都也。時(shí)都在 江 東,而言 宛 洛 者,舉名都以言之也?!?br />唐 王維 《宿鄭州》詩:“宛 洛 望不見,秋霖晦平陸?!?br />明 陳子龍 《平陵東》詩:“不逢時(shí)會(huì)豈失策,猶與 宛 洛 開先聲?!?br />清 陳夢(mèng)雷 《庚申上元同楊道聲題汴梁旅店》詩:“喜遂京華約,初從 宛 洛 期?!?/span>
宛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宛 | wǎn yuān | 宀 | 8畫 | 基本字義 宛 wǎn(ㄨㄢˇ) ⒈ ?曲折:委宛。宛妙(聲音婉轉(zhuǎn)動(dòng)聽)。宛轉(zhuǎn)( zhuǎn )(a.輾轉(zhuǎn);b.同“婉轉(zhuǎn)”)。 ⒉ ?仿佛:宛然。宛如。宛若(仿佛,好像)。 ⒊ ?姓。 其他字義 宛 yuān(ㄩㄢ) ⒈ ?〔大宛〕古代西域國名,在中亞西亞。 異體字 惌 漢英互譯 as if、winding 造字法 形聲:上形下聲 English seem, as if, crooked |
洛 | luò | 氵 | 9畫 | 基本字義 洛 luò(ㄌㄨㄛˋ) ⒈ ?〔洛河〕水名,在中國陜西省。 ⒉ ?〔洛水〕水名,源于中國陜西省洛南縣,東流經(jīng)河南省入黃河。古作“雒”。 異體字 洜 雒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各聲 English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; city |
宛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宛洛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