葦苕
- 拼音wěi tiáo
- 注音ㄨㄟˇ ㄊ一ㄠˊ
- 繁體葦苕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葦苕[ wěi tiáo ]
⒈ ?蘆葦。
引證解釋
⒈ ?蘆葦。
引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:“以羽為巢,而編之以髮,繫之葦苕?!?br />楊倞 注:“苕,葦之秀也?!?br />漢 陳琳 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鸋鴂之鳥,巢於葦苕,苕折子破,下愚之惑也。”
葦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葦 | wěi | 艸 | 7畫 | 基本字義 葦(葦) wěi(ㄨㄟˇ) ⒈ ?〔蘆葦〕見“蘆”。 異體字 葦 漢英互譯 reed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韋聲 English reed |
苕 | tiáo sháo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苕 tiáo(ㄊ一ㄠˊ) ⒈ ?古書上指凌霄花。 ⒉ ?〔苕子〕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莖細(xì)長,羽狀復(fù)葉,花紫色,可作綠肥。亦稱“野豌豆”。 ⒊ ?指葦子的花。 其他字義 苕 sháo(ㄕㄠˊ) ⒈ ?〔紅苕〕甘薯的別稱。 異體字 萔 芀 ?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召聲 English rush plant |
葦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葦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