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百
- 拼音wǔ bǎi
- 注音ㄨˇ ㄅㄞ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百[ wǔ bǎi ]
⒈ ?古代在官輿前導引的役卒。執(zhí)杖行刑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在官輿前導引的役卒。
引《后漢書·宦者傳·曹節(jié)》:“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, 破石 從求之,五百不敢違?!?br />李賢 注引 韋昭 《辯釋名》:“五百,字本為‘伍’。伍,當也;伯,道也。使之導引當?shù)乐幸则?qū)除也?!?/span>
⒉ ?執(zhí)杖行刑。
引《后漢書·文苑傳下·禰衡》:“衡 言不遜順…… 祖 大怒,令五百將出,欲加箠?!?br />李賢 注:“五百,猶今之問事也?!?br />《三國志·蜀志·劉琰傳》:“胡氏 有美色, 琰 疑其與 后主 有私,呼五百撾 胡?!?br />《續(xù)通典·職官十五》:“五百本為執(zhí)楚導引之人,各代皆不特置, 唐 以后皆無此職名。”
國語辭典
五百[ wǔ bó ]
⒈ ?職官名:(1)?古代軍隊以五人為伍,一伍之長稱為「五百」。也稱為「伍伯」、「伍長」。(2)?古代戶籍以五戶為伍,負責管理一伍的人稱為「五百」。也稱為「伍伯」、「伍長」。(3)?地方官府差役兵卒。宋·劉宰〈野犬行〉:「叫呼五百煩里閭,淺土元不蓋頭顱?!?/p>
引《后漢書·卷七八·宦者傳·曹節(jié)傳》:「節(jié)弟破石為越騎校尉,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。」
德語500 (fünfhundert)?, fünfhundert
法語cinq-cents, 500
五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百 | bǎi | 白 | 6畫 | 基本字義 百 bǎi(ㄅㄞˇ) ⒈ ?數(shù)名,十個十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佰”代):百步穿楊。百兒八十。百分比。 ⒉ ?喻很多:百草。百貨。百姓(人民)。百般。百煉成鋼。百無聊賴。百廢俱興( xīng )。 異體字 佰 漢英互譯 hundred、all kind of 造字法 會意:從一、從白 English one hundred; numerous, many |
五百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百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