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葷
- 拼音wǔ hūn
- 注音ㄨˇ ㄏㄨㄣ
- 繁體五葷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葷[ wǔ hūn ]
⒈ ?五種有辛辣味的蔬菜。佛教指大蒜、韭菜、薤、蔥、興渠(根像蘿卜,氣味像蒜)
英the five vegetables with a peculiar smell;
引證解釋
⒈ ?即五辛。
引宋 陳德武 《馬頭調·醉打山門》:“那 濟顛 僧,五葷都用,他全不戒?!?br />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菜一·蒜》:“五葷即五辛,謂其辛臭昏神伐性也。鍊形家以小蒜、大蒜、韭、蕓薹、胡荽為五葷;道家以韭、薤、蒜、蕓薹、胡荽為五葷;佛家以大蒜、小蒜、興渠、慈蔥、茖蔥為五葷。興渠,即阿魏也,雖各不同,然皆辛熏之物?!?br />《西游記》第八回:“﹝ 豬八戒 ﹞遂此領命歸真,持齋把素,斷絶了五葷三厭,專候那取經(jīng)人。”
國語辭典
五葷[ wǔ hūn ]
⒈ ?五種列入葷食的植物。鏈形家稱小蒜、大蒜、韭、蕓苔、胡荽為「五葷」;道家稱韭、蒜、蕓苔、胡荽、薤為「五葷」;佛家以大蒜、小蒜、興渠、慈蔥、茖蔥為「五葷」。見明·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卷二六·菜部·蒜》。
引《西游記·第八回》:「遂此領命歸真,持齋把素,斷絕了五葷三厭,專候那取經(jīng)人?!?br />《儒林外史·第一二回》:「古人所謂五葷者,蔥、韭、蒝荽之類。」
五葷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葷 | hūn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葷(葷) hūn(ㄏㄨㄣ) ⒈ ?肉食:葷菜。葷素。吃葷。開葷。 ⒉ ?佛教徒稱蔥蒜等有特殊氣味的菜:五葷(有幾種說法,大致指蔥、蒜、韭、薤、芫荽等。亦稱“五辛”)。 ⒊ ?指低級、粗俗的語言:這人說著說著就帶上了葷字兒。 異體字 葷 蔒 漢英互譯 meat or fish 相關字詞 素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軍聲 English meat diet; strong smelling |
五葷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葷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