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口匏
- 拼音wú kǒu páo
- 注音ㄨˊ ㄎㄡˇ ㄆㄠˊ
- 繁體無口匏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無口匏[ wú kǒu páo ]
⒈ ?沒口葫蘆。宋賢相李沆素寡言,時稱之“無口匏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沒口葫蘆。 宋 賢相 李沆 素寡言,時稱之“無口匏”。
引宋 文瑩 《續(xù)湘山野錄》:“李相 簡穆公 沆,嘗被同年 馬亮 責(zé)之曰:‘外議以兄為無口匏?!υ唬骸峋诱?,然無長才,但中外所陳利害,一切報罷,聊以此補國爾?!?br />《宋史·李沆傳》:“沆 為相,接賓客,常寡言。 馬亮 與 沆 同年生,又與其弟 維 善,語 維 曰:‘外議以大兄為無口匏?!?維 乘間達 亮 語, 沆 曰:‘吾非不知也?!?/span>
無口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無 | wú | 一 | 4畫 | 基本字義 無(無) wú(ㄨˊ) ⒈ ?沒有,與“有”相對;不:無辜。無償。無從(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)。無度。無端(無緣無故)。無方(不得法,與“有方”相對)。無非(只,不過)。無動于衷。無所適從。 異體字 無 ? 漢英互譯 naught、nonexistence、nothing、nothing、without、zero 相關(guān)字詞 有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negative, no, not; KangXi radical 7 |
匏 | páo | 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匏 páo(ㄆㄠˊ) ⒈ ?〔匏瓜〕a.一年生草本植物。果實比葫蘆大,對半剖開可做水瓢。b.這種植物的果實。均俗稱“瓢葫蘆”。 ⒉ ?中國古代八音之一,如笙、竽等。 異體字 包 瓟 鞄 造字法 形聲:從夸、包聲 English gourd; musical instrument |
口 | kǒu | 口 | 3畫 | 基本字義 口 kǒu(ㄎㄡˇ) ⒈ ?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(fā)聲的器官(亦稱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。口齒。口若懸河。 ⒉ ?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 ⒊ ?出入通過的地方:門口。港口。 ⒋ ?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(guān)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 ⒌ ?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 異體字 叩 漢英互譯 gob、jaws、meatus、mouth、ora、orifice、ostium、scoop、stoma、stomata 相關(guān)字詞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; open end; entrance, gate |
無口匏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無口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